投了180元保險,兩個月後就得到了5萬元理賠款的事很快在三亞農民中口口相傳。這一巨大的農民口頭廣告,使曾勇和他所從事的平安人壽保險更加贏得了人民的信任,農民買保險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於是,在曾勇這個三星級保險講課導師的嘴中,更加豐富了購買保險的重大意義。芒果種植專業戶農民王老漢說,曾勇使我真正明白了,買保險能減輕農民自己的負擔,減少家庭發生意外的壓力,造福子孫後代,維護社會穩定。我現在什麼保險都買了,萬一哪天出啥意外,可得到100多萬保險理賠,老婆孩子生活也會有保障了。
美好家庭中的美德父親
提起城建六局項目負責人蔡和平,人們不隻稱羨他有賺錢的本事,更稱羨他有一個美好的家庭,誇讚他美麗家風的不少。
在三亞的四川人中,蔡和平16歲時就離開資中老家了,他先在貴州打工,1993年,27歲的他來到三亞市,當上了建築工頭,領導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投身美麗三亞的建設。他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初中輟學,文化不高;他個頭矮小,力氣不大;他祖祖輩輩當農民,沒有任何靠山和關係。可是,這些年他把事業做得紅紅火火,更把家庭建設得和睦幸福,靠的是啥?是他的美德。
蔡和平的家庭十分特殊又十分和睦。他的哥哥意外去世後,他毫不猶豫地把三個侄兒侄女和嫂子接到自己家裏,負擔他們的生活,安排小侄讀書。嫂子年齡不大,於是他勸她遇到合適的男人就改嫁,不要擔心孩子的拖累,有他這個叔呢,他砸鍋賣鐵也要送侄們讀完想讀的書。平時家裏有什麼好吃的,他先讓侄們吃飽。他自己的三個孩子也都非常懂事,主動照爸爸的樣子做。六個小孩在一個家庭生活從來沒吵過架,學習上自覺比學趕幫,爭先創優,兄弟姐妹感情深厚。無論誰離家上學,在家的姐妹兄弟是一定要去機場或車站送行。對辛苦的父母,這些孩子們更是十分體貼。一次蔡和平與妻子在街上喝了一瓶不幹淨的豆漿,深夜兩口子急性腹瀉,年方13歲的兒子汕汕半夜驚醒後,連忙起床,又是找藥又是喂水,當父母入睡後,還是孩子的汕汕一夜幾乎沒睡,守護在父母身邊。麵對一群懂事的孩子,蔡和平不止一次笑眯眯地說,人家是兒女淘氣父母管,我們家是父母“淘氣”兒女管。經常走進家門,兒女們都會一邊給我脫鞋脫襪,端茶倒水,一邊“修理”我,兒女們說得對否,我都洗耳恭聽。
蔡和平的嶽父嶽母隨他生活近二十年,他在兩老麵前從來就是和顏悅色,很有孝心。兒女們也學著爸爸的樣孝敬外公外婆:吃飯時請外公外婆坐上位;買了好水果,請外公外婆先嚐;看電視,也由外公外婆說了算,老人想看什麼,大家跟著看什麼。
蔡和平的施工隊伍也十分團結友好。人們都說他對工友最有誠心。工友們來自五湖四海,多年以來,許多人從他手下走出去當了大小老板企業家,甚至當上了領導,都一直念念不忘他的好處,經常打電話向他問候。這些年來,有不少建築商沒按時給他結賬,有人到現在還欠他的錢。可他從未因此拖欠工人的工資。每到月底,哪怕自己家裏沒錢買菜了,也要借錢先給工人發了工資再說。他不止一次對老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肥,我們再窮總比工人家裏要好,他們離鄉背井來打工,不少家庭都是眼巴巴等著他們寄錢回去排憂解難,我要是不按時把工資發給他們,這不是讓他們難上加難了嗎?
工友病了他帶他們上醫院,沒有錢買藥的他先墊,實在困難的他就捐助。老鄉在三亞遇到難處,他總是解囊相助。家鄉人民遭了災,他帶頭捐款捐物。在他的影響下,每當哪裏遭了大災,兒女們都主動捐出自己平時節省下來的零用錢。
蔡和平的人品和對工作的投入也是讓人敬佩的。他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業精於勤”。從16歲出門打工到現在,他在生意場上闖蕩了近30年,身上卻看不到一點江湖毛病。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跳舞,不賭博,不泡妞,連彩票都不買,他隻相信勤勞致富,精業生財。有朋友開玩笑說,你一點個人愛好都沒得,業餘時間怎麼打發?他說,我沒有業餘時間。別人下班他又上班,反複學習研究建築施工的所有工序、工藝、工匠和工具。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工地上有幾台報廢了的卷揚機、攪拌機,他花了近兩個月的業餘時間拆開零部件逐一琢磨,不僅找出了毛病,還都修好了。
知道自己書讀得少文化不高,他買了有關建築的書籍見縫插針的學習,遇到看不懂的就問兒女。他謙虛地說,我就是一個工頭的料,但我一定要當一個合格的工頭。拿到建築施工圖紙,他一概算,就曉得造價合不合理,有沒有錢賺,賺在哪裏,虧在哪裏;聽到工地上攪拌機的聲音,他就曉得水泥和沙石的比例是多少;聽見震動機的聲音,他就曉得這個工人有沒有用力氣,偷沒偷懶。人們覺得新奇的是,無論哪個省的工人,用家鄉話聊著家長裏短他是聽不懂的,但隻要講到建築工程上的事,他卻沒有不明白的。有兩個大學生剛在他手下當工人時,很是瞧不起他這種次文盲,半個月下來他們卻佩服得五體投地,說他真是個搞建築的天才。有關蔡和平還有一段笑談,據說他晚上沒聽到攪拌機的聲音睡不著覺,有攪拌機的聲音而且響得特別勻稱時,對於他來說就好像聽到了小夜曲一般,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
責任編輯張即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