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1 / 2)

沈思月是一個對愛比較執著的人,這注定了他的苦痛——這是預料中的事。對愛越是執著,失戀越是痛苦,況且看他一副俠骨柔腸的樣子,便知他在這一次戀愛的失敗當中定然飽嚐了苦惱與辛酸。

那是高考後的一天,村裏突然傳來了他逃離考場的消息。在村口,見他與他母親一起,不遠不近的母親在前扶著單車走,而他尾隨在後,遇到他的人跟他打招呼也不理睬,隻是一副木然的、死的樣子。我不禁為他感到擔憂。

——

他是一個感情很豐富的人,並且喜歡看一些書。在我記憶中,便看到他經常獨坐在某些柴垛或石階上靜靜地看他的書,不時發笑或歎息。他讀書也比較了得,時常聽到姐妹們說一些他又在班上或全校拿第一的話。聽的多了,我也不禁對這個長得不是很健壯的小夥子留起了心。

我房間裏有好些書,有一天,我正在寫點什麼,沈思月來到了我房間門口,先是很禮貌地叫了一聲我名字,便問我可不可以借幾本書給他看看。

我說:“可以啊,你進來看看有哪些合適你看的吧。”

他說聲多謝後進來了,朝著一疊高高的舊雜誌那裏走去,拿著許多看了看,然後選了其中的幾本,走到我麵前,對我說:

“我就借這幾本,兩天後還你,很感謝你!”

“不用急,慢慢看完了再還吧,況且這些雜誌我都不看了的。”

說完,他便拿著那幾本書歡快的跑了。我不禁內心湧起了快感,他的快意我完全能體會。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曆,因為喜歡看書卻又沒有書看,在一次偶然之中,發現了嬸嬸的抽屜裏有六七本雜誌,拿起來一看居然有我最喜歡的《故事會》,在征得嬸嬸的同意可以拿去看的時候,心中的滋味呀就不提有多爽了。我看,沈思月借到書的那一刻,他的心情也像我當年的一樣吧。村中的孩子,除了學校發的幾本書外,其他的便沒有了。有些熱愛看書的,盼望有書看而盼望不到,或許他們都有一個小小的夢想,希望家人進城時能帶回幾本,以解思書之苦吧。這也著實可憐,生在偏僻落後的山村,鄉集書就很少,幾乎絕跡,更何況農民的腰包又不鼓,整天為柴米油鹽而發愁,又哪顧及到孩子的精神需要呢?我對愛看書的孩子們抱有同情,願意借一些書給他們,因此他們對我都很親切。沈思月便是這些孩子們當中的一個。

沈思月比較文靜,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喜歡瘋玩。或許是我借書給他的原因吧,他對我比較信任,並且後來經常在我的房間裏與我一起看書。有一次我不禁問他:

“思月,怎麼你寧願看書也不跟夥伴們玩呢?你看,他們在外麵玩得多開心!”

他笑笑說:“老師說過,多看書能增長知識,貪玩會影響學習。所以不想玩了。”

我說:“你是真的不想玩還是怕玩會影響到學習呢?”

他回答說:“玩是想玩的,但是,學習比起玩來,學習更重要。”

這是十多歲的他,回答我的話,我不禁對他越發喜愛,然而又擔心他陷入自閉的歧途,於是說道:

“像你這年紀,不玩是不行的。玩,也可以促進你知識的增長。你看,一個小孩子由不認識周圍的一切到逐漸認識,哪一個不是從玩耍中玩出來的?單是靠父母的口頭傳授,而不讓他玩,他是不會學到什麼東西的。像你這年齡,更應該多與夥伴們參與些玩活動,這樣,你才能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你聽過勞逸結合這個詞吧,既需學習,也要娛樂,這樣學得才會更快!”

他若有所思的看著我,最後說道:

”哦,原來這樣!其實我心中也是很想玩的,隻是強迫自己認真看書罷了,在這裏看了半天,也不怎麼看得下去,外麵的笑聲經常勾著我的心,真的很想到外麵去。經你這麼提醒,我今後可要盡情地去多玩了!“

他說完把書放回原處,便飛快地跑出了我的房間,朝孩子們打鬧的地方跑去。

我看著他的背影,由衷地笑了笑。想不到他如此信任我。

——

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大概是上了初中之後吧,他便很少到我這裏來借書了。而在他小學的好幾年時間裏,是經常到我這裏借書看的,每次看完後都還。他已不局限於隻看雜誌了,還看起了長篇小說。一本200多頁的小說,他少說也得看三四天,所以不太多書的我,還是能滿足他的需求的。當我發現他許久不來借書了,有一天我見到他時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