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祭祀先靈卜吉凶(2 / 2)

“爺爺,祖師爺孫青玄的牌位在哪?”我好奇的問道。

爺爺本來在準備焚香祭祀的物件,聽了我這句話,明顯愣了一下,才放下手中的物事,轉身認真的跟我說:

“祖師爺已修成大道,脫離凡塵,又何須祭拜?不光是祖師爺,凡我嶗山隱脈曆代傳人死後,都無需祭奠。

祖師遺訓:修道之人需“自度而度人”。首先要求個人潛心修煉,功成道備之後,就要顯跡於世,造福蒼生,廣結善緣,眾生受益。

否則徒求自了,帶道飛升,於世無功,必遭天譴。祭來又有何用?不若多為善舉,造福蒼生,自有福祉。”

我認真的點了點頭,“知道了爺爺,那這裏供奉的都是?”

爺爺將桌上的一個黑布包裹打開,取出一塊新作的靈牌,輕輕的擦拭起來。那塊新做的靈牌上名字赫然是“孫氏第九十八代子禹”。

“這樣的靈牌我做過兩塊,一塊是你過世的二叔,另一塊是你的,老二的牌位已經供了起來,希望你這一塊是我白做了·····”

爺爺轉身又將靈牌收了起來,不過我還是看見了他拭去眼角淚水的小動作。

跟爺爺一起祭拜過先靈,爺爺又打開了供桌邊上放著的一個破舊的木箱。

看起來好像跟那天扔給二叔的差不多,隻是這個更顯陳舊,而且必定是時常使用的手邊之物,上麵已經被磨出了厚厚的一層包漿。

爺爺從裏麵取出了一副龜甲,五枚銅錢放在供桌正中的香爐之下,又帶著我拜了三拜。“禹兒,爺爺也沒什麼能為你做的,如今就為你起一卦,但是無論吉凶這一趟,總是避無可避,你可明白?

“禹兒,明白”人就是這樣一旦想開了,也就是無所畏懼了,牌位都已經做好,還有什麼好怕的呢····反倒是這副起卦的物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龜乃靈物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背甲隆~起像天,腹甲平坦,好似大地如背負著天地一般。如此正和了天圓地方至之說,因此龜殼乃被用來預知存亡興衰,當做卜凶問吉的吉祥之物。

此錢為五帝錢,五帝錢分大五帝與小五帝,大五帝指秦皇、漢武、唐太宗、宋太祖再加明成祖時所鑄之錢,小五帝指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所鑄之錢。

但無論是哪種都取的是豐功偉業的帝王所鑄造的古錢彙聚天地之靈氣、中華之神氣、帝王之霸氣和百家之財氣,再過萬民之手,沾萬民之氣方可視為靈物之意·····”

我也是聽的出神,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爺爺的一舉一動。

爺爺好像對我此時表現出的興趣的非常滿意,疼愛的揉了揉我的腦袋,接著說道:

“常人起卦用三錢,而我孫家屬道門,按說修道之人能知人而不自知,但我嶗山隱脈自有秘術,可竊得天機,探知門中吉凶。用的就是這帝錢之中的極品大五帝,而且是五錢成卦。”

隻是爺爺屏氣凝神,雙手掐了個蓮花般的手決,將龜甲托在手心,高舉過頂,嘴裏也聽不清楚是在念叨著什麼。

忽然“嘩啦”一聲,隻看到爺爺托著龜甲的手似乎晃了一下,就見五枚銅錢已然落了地。

屋裏靜悄悄的,我看著爺爺,爺爺看著銅錢,一點動靜都沒有,過了好半天,爺爺才輕聲的說道:“小禹你去裝些吃食,清水,一會兒爺爺帶你上山····”

我應了一聲,就出了堂屋,回頭看時,爺爺一貫挺直的脊梁似乎駝了起來,還在一下下的抽~動著。

其實我是真的很享受剛才那一刻的感覺,忘了未開天目,不記生死未卜,如果還有機會,我真的很期待能認認真真的跟爺爺好好學道受教。

可能這也是老爺子第一次跟人講這些通靈神異之事,因為二叔自小離家出走,神通本領都是自己參照一本《嶗山道典》習練所得,老人家也沒有機會給後輩子孫傳道授教,所以一時之間大家都沉溺其中·····

我收拾好了行裝,就站在院子裏喊:“爺爺我這收拾好了,咱們什麼事後走啊!”

卻看見老爺子還是愣愣的站在堂屋裏沒有出來,我就邊叫邊往堂屋去。都走到門口了,爺爺才好像剛剛聽見我的聲音,轉身出來,帶上了堂屋的大門“走吧,爺爺帶你上山。”

關門的一瞬間,隻見一塊嶄新的靈牌端端正正的擺在了供桌正中,上書“孫氏第九十八代子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