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江頭春色
品情
作者:段奇清
勞拉?懷特是一名退休教師,每天過得單調寂寞,內心卻不乏一份明麗與溫熱,就像黃昏時風中搖曳著的一支蠟燭。
一天,有人送給她一幅大文豪馬克?吐溫的照片,是他年輕時的模樣,英俊儒雅,儀表堂堂。她捧在手中,端詳著,凝視著,內心頓時有如風吹湖麵,蕩起漣漪陣陣。那人想讓她講講她與他的故事。這時,他已去世多年。她沉默著,臉上一時風雲變幻。
很久,她終於開口說話:我所有的話,都隻能同他說。他去了,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那是1858年5月的一天傍晚,美國新奧爾良碼頭,鼓蕩奔湧了一天的海麵開始沉靜下來,太陽的餘暉為海水塗抹上一層碎屑般的金黃色,有淡淡的花香味從海岸飄過來……
此時,在賓夕法尼亞號當水手的22歲的薩姆?克萊門斯,即後來的馬克?吐溫,正想抓住這一天最後的日光讀上幾頁書。突然聽到從另一條船上傳來熟悉的聲音,他一看,欣喜不已。原來他以前工作過的羅伊號不知何時泊在了一側,距離不過十多米遠。他趕緊合上書,快步來到羅伊號,要和數月沒見的老友們說說彼此間的思念,交流交流見聞。
這時,一個女孩出現在他麵前,嫋嫋娜娜,秋波流轉,有如臨水照花。這個女孩就是勞拉?懷特。勞拉此時隻有14歲,家住密蘇裏州聖路易市附近的華沙鎮。而她的叔叔正是羅伊號上的舵手,學校放假,叔叔讓她來感受大海的浩瀚與神秘。不曾想,她在這裏邂逅了馬克?吐溫,也邂逅了一段愛情佳話。
什麼是愛情?愛情是埋藏在心底的兩條暗流,隱秘的彙合處,波光粼粼,春色浪漫。愛情猶如一本好書,隻看了一眼封麵,便覺有珠璣落盤,沒曾開口,就已全部懂得。他說,她是那樣與眾不同,令人怦然心動,心馳神往;她說,他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讓人終生難忘。
時光之錨似乎從來不係春暉,隻係離愁。兩天後,賓夕法尼亞號就要離開新奧爾良了。勞拉沒想到歡樂的時光會如此短暫,當船起錨時,她把手指上的一枚戒指摘了下來,送給馬克?吐溫。
從此,她屢屢走進他的夢中。夢醒之後,他就枕著波濤,將這些綺麗溫婉的夢,細細構思成散文或小說,在筆底流雲,成為一段段錦繡文字後,寄給她看。
然而變異突生,幾個月後的一天早晨,賓夕法尼亞號發生了爆炸,傷亡極其慘重。當時馬克?吐溫並沒有在船上,那天,是他的弟弟亨利替了他的班。弟弟在爆炸中嚴重燒傷,一周後,治療無效,在孟菲斯醫院去世。
深深的自責使馬克?吐溫痛不欲生,他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和勞拉聯係。勞拉反而從中看到了他是一個極重情義的人,不僅沒與他有絲毫疏遠隔膜,反而與他的心係得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