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讓孩子有個快樂的星期天(1 / 3)

有不少家長費盡心機,把孩子的雙休日安排得“滴水不漏”:書法班、寫作班、鋼琴連軸轉,雙休日變成了“雙修日”,孩子們長期“超負荷運行”,失去了童年的樂趣。

而有些家長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隻顧自己工作、玩樂,對孩子放任不管。於是,雙休日這些孩子要麼整天泡在錄像室、遊戲廳裏,要麼三五成群地幹些“不法勾當”,直到老師、鄰居上門“告狀”,家長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雙休日該如何安排?才能使孩子處理好遊戲、休息與學習的關係呢?

有關專家對家長的建議有下列幾點:

讓孩子學習中有休閑,休閑中有學習。

安排要兼顧孩子德、智、體、美、勞等方麵。

讓孩子做自己願意做的正當事情。

在每個學期開學初,家長可以翻看一下孩子書包裏的教科書(語文、數學、思想品德、音樂、美術、勞動課),了解一下,在這個學期裏,孩子在各方麵應達到怎樣的要求。還可以從老師那裏打聽一下,學校在這一學期裏將安排哪些雙休日活動?然後,和孩子一起擬訂出這學期裏孩子的雙休日活動計劃。計劃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1)完成家庭作業

每一個雙休日,老師都會留一定量的作業(包括口頭作業和筆頭作業)。首先要讓孩子完成作業。可以問孩子這些問題:

你有哪些作業要做?

你認為要花多長時間去做?

你需要什麼參考資料或幫助?

孩子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助於你幫助他調整雙休日活動計劃。

父母還應當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以便他可以不受幹擾地完成作業。

(2)課外閱讀

父母應該有計劃地引導孩子看各種類別的書籍,如童話、詩歌、兒童百科全書、專為兒童寫的名人傳記等。通過閱讀,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對語言的理解力和欣賞力,學習別人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豐富的詞彙語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你會發現,孩子讀得越多,他從中學到的東西也越多;孩子閱讀獲益越多,他就越喜歡閱讀。

(3)收藏

收藏一種有意義的物品,既可以訓練孩子的耐心、恒心,還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視野。可收藏的東西很多:郵票、門票、火花、糖紙、各國硬幣……隻要你的孩子對這一方麵產生了興趣,他一定會樂此不疲。

(4)參加各類文化活動

現代家庭,不僅要有富足的物質生活,還應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隻有使物質、精神、文化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才能使家庭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美滿幸福,並對孩子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

文化生活的內容很多,有以娛樂為主的唱歌、跳舞、觀賞影視劇、彈奏樂器等;有以鍛煉身體為目的做操、打球、滑冰、登山等;有以學習為主的書法、繪畫、作詩、寫文章等;還有下棋、剪紙以及種花草養魚鳥等。家長應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文化活動,千萬不能以各種理由阻攔。“好好學習就行了,學什麼畫畫!”“遊泳太危險了,不能去!”……這些話束縛了孩子的手腳,埋沒了孩子的靈性,奪走了孩子的生活樂趣,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隻有幫助孩子科學合理地安排好雙休日的活動和作息,才能避免他們去從事一些不健康的活動,如睡懶覺,無休止地看電視,日夜泡網吧等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情況發生。

第二章 能力比考分更重要

——別因追求考分而忽視了孩子能力的培養

不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父母們,一切圍著分數轉,高分一俊遮百醜,直到孩子高校畢業出了問題,方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失缺:過分追求考分而忽視了孩子能力的培養。警鍾再次敲響:青少年是人生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

分數是重要的,但絕非惟一的。比分數重要的是知識,比知識重要的是能力,隻有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才能造就高素質的多元型現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