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提示
一、要認識到住校對進一步強化孩子自立性的重要作用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自立能力的不斷提高,為了更進一步強化孩子的自立能力,就要讓孩子一步步離父母更遠,脫離父母的羽翼,離家求學,拓展事業空間也是自然而然之勢。這既是進一步對孩子心理斷奶強化孩子自立能力之必需,也是客觀現實,天下父母都應該客觀麵對才是。
要是有條件的話,最好在孩子上初中時就讓孩子住校學習,初中不行就高中,每周回來一次就可以了。
二、逐步剪斷父母與孩子的情感臍帶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當孩子一步步脫離父母的羽翼離開自己時,很自然地便會有割肉之痛。加上孩子還小,才開始撲騰翅膀,難免又會有多少擔心。再加上孩子的依戀的眼神,“咩咩”的叫聲,這就更加難以割舍了,尤其是當娘的。可為了孩子能早早地走向自立,長大成人,就必須這麼做。
許多父母由於不忍心,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邊,結果使孩子而立之年嘴裏還含著奶嘴。
那麼父母是不是做到這些就夠了呢?
關口三:不斷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
條條大路通羅馬,給孩子心理斷奶逐步強化孩子的自立能力,不隻有分床、分房、分居這些方法,還可通過培養自立意識來逐步斷絕依賴他人的念頭。當然在具體操作中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
有一位四川的好孩子,小學五年級時,父親去世。媽媽把家庭中的不幸變成培養孩子自立能力的有利條件,經常跟女兒說沒有了爸爸的孩子就更應該靠自己,這樣才能不辜負父親期望,生活、學習的比別人更好。初中三年女孩跟爺爺奶奶同住,媽媽在外打工,每次通信都不忘記提醒女兒:“爺爺奶奶年級已經大了,也沒有多少文化,凡事都要自己獨立解決。”沒有父親的孩子本來從心理上就會強化自立意識,加上媽媽有意的培養,自立意識更強。
可就是這樣媽媽還在不斷地強化女兒自立意識。為了徹底消除女兒心中的那點殘存的依賴性,她跟女兒反複強調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從今以後,你的學習就完全靠你自己了,媽媽的能力有限,本來就學得不如你,又工作了近20年,都忘得差不多了,也幫不了你什麼。”
許多家長在孩子上初中後就開始請家教,這位媽媽卻不以為然。她認為這不僅是經濟條件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會培養孩子在學習上靠老師、靠學校的依賴心理。這麼做眼前可以提高一些孩子的學習成績,可從長遠來說將會以損害孩子的自立能力為沉重代價。大量的事實主題也是如此,許多小學、初中靠補課取得好成績的孩子,讀高中後都會出現後勁不足的嚴重問題。
女孩的自立品格就這麼形成了,學習成績也隨之得到徹底改善,以前隻是一個普通學生,現在變成了好孩子。
要點提示
一、要客觀地認識到給孩子心理斷奶不隻有分床、分房、分居這一條路。通過自立意識的培養也照樣可以達到目的。
二、要認識到心理斷奶還可以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通過分床、分房、分居雖然能從物理空間上通過拉開間隔距離,少照顧、少幹涉,給孩子心理斷奶創造一大有利條件,可許多孩子雖然早早就離開了父母並沒有成才。這是因為許多孩子到新的環境中又開始依賴新的環境,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住校後,在學習上又開始依賴學校老師及環境。這也說明僅僅靠物理空間距離拉開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自立意識培養相輔。
三、要注意根據自身家庭的情況製定培養孩子自立意識的方案,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家長隻要在孩子心理斷奶過程中把握好上述三關口,孩子的自立能力自然就能培養起來,讓孩子自立又聰明才能真正地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