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顯示:到家了給我回個信息。
平平無奇的一句,卻令辛家姑娘彎了眉眼。
吃完早飯,再坐了會兒,辛昕才拿起手機打車。
她家是在梧州市的一個小鎮上。所以出租隻能到站點停,她不得不自己走一段路。
七月是熱暑正濃,不過吳江小鎮倒算個例外,溫溫涼涼,偶有微風拂過,掀起小池碧波。
小巷子裏最是舒爽,因而許多大媽大爺總愛坐在巷子口,談東談西,來往的人看見,也總愛搭句話。
辛昕住的大院,隔著條青阮石道路,麵朝溪江,蜿蜒地好看。
夏日裏總有人喜歡放支小船,架起船槳木蕠,遊遍小鎮風光。
溪江裏偶有幾隻白鴨遊來遊去,嬉戲潑水,也是一幅好風景。
辛昕走在小道上,心情也跟著好,天蒙蒙亮,雲層裏隱隱欲現的一輪光陽,預示著新的一天開啟。
到了自家門前,躡手躡腳地推開大門,極其小心的把行李拎進屋。
辛昕才轉著大堂進了廚房,灶上熬著一鍋烏雞湯,電飯煲也正亮著。
家裏有人醒了嗎?
她家目前五口人,她,爸爸,媽媽,姥姥,還有弟弟。不過弟弟不在家。
弟弟,她家的驕傲,她家從小的驕傲。
這是真話,從小到大,辛昀,辛家目前能和辛商匹敵的唯一一人。
辛家,是個很大的家族,四世同堂,旁係直係都在一個城市,也就是辛家總部,在大北京。
除了家中年輕的孩子因為個人學業或者工作去了外省或者國外,辛家元老級別的人物,全部都在北京的一片。
在她還沒出生時,爸爸媽媽也是在辛家住的,後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她家搬到到了江浙一帶來了。
而辛家的每個孩子,像是個神話一樣。
個個都是天才神童,上至她們這一輩裏最大的辛初,下至她家辛昀,全都是從小天資聰穎,跳級考試,基本都是十七八歲的時候,就拿到了國外名牌大學的offer.
而辛商,她二伯的女兒,更是個“變態”,十六歲那年,去了哈佛。
辛商比她略長幾個月,初三那年暑假,她被老爸送到二伯家,補習!
授課老師是辛商,她物理不好,辛商要教她物理,她數學不好,辛商要教她數學,到最後,索性九門功課全教了。
在她還在被物理公式時,辛商已經能自個研究某某定律,製出相應產品,麵向銷售全世界。
而她弟辛昀,去年暑假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在她去a大的同一年。
辛昀虛歲才叫十六。
這也是為什麼她說,辛昀,是辛家目前唯一能和辛商匹敵的人。
鄰裏相親都來祝賀她考上了a大,隻是,老爸沒好意思說他兒子考上了麻省理工。
究其緣由,是怕打擊了他女兒,也就是辛昕了。
辛昕少年時,常在想,為什麼她辛家個個孩子都是天才,到她了,就什麼也不是了?
這也是真話。宿舍裏的孩子們都以為她很厲害,隻是她們不知道,她在她家是史無前例的最笨的一個!
從小她就得勤學苦練,多多讀書。
在她弟搗鼓某個化學實驗的時候,她在背書,在他弟利用某個物理原理給全小鎮的人發電的時候,她在背書,在她弟根據某個建築原理為鎮長構建大院防布圖的時候,她在……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