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爾開放電商平台戰略的延續行動,2014年2月份,海爾與國美在線展開了深度戰略合作,在2014年海爾產品在國美在線買斷包銷規模將達30億元,這是截止目前電商平台與單一家電品牌最大規模的合作項目。國美在線還將向海爾方麵開放用戶數據,包括用戶購買偏好,用戶購買需求,以及在線平台接收到的用戶對產品的反饋等。這些數據可以將市場情況準確的反應給海爾方麵,海爾方麵再根據這些反饋對產品做出調整。毫無疑問,這一舉措將繼續加強海爾日日順平台的大家電物流配送能力,擴大其C2B的規模,夯實海爾電商的優勢,為海爾向電商和服務化轉型提供助力。
目標:物流向“三度”進軍
對海爾電商來說,日日順的物流體係已經有了京東、順豐這樣的競爭對手,但是他們在速度上都要比日日順遜色一籌。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日日順敢於推出超時免單的措施,而其他競爭對手則不敢模仿。截至2013年7月,海爾日日順配送出48萬單,免單共87次。有物流公司同行表示,也研究過能否模仿,最終覺得無法長期實現。據說某電商龍頭企業創始人也詢問過下屬是否可以做到,回答是,個別地區可以,全網推開不行。
海爾集團輪值總裁周雲傑指出,若論渠道的分布,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數地區外,海爾日日順都可以覆蓋,其在全國2800多個縣有物流配送站和總計17000多家服務商網點,已在全國串成一張家電及大件商品的倉儲、物流、配送、安裝一體的服務網絡。比較物流網點的覆蓋力,要看速度、廣度、深度三個層麵。至於深度,則是:“我們可以配送到村到戶”。
也正是因為看中海爾電商在“三度”方麵的實力,阿裏選擇了投資日日順。首先,大家電是物流配送中的難點,日日順在這方麵的經驗和成熟的物流體係彌足珍貴。其次,日日順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有著很強的滲透力。第三就是目前馬雲的“菜鳥”物流還存在於物流地產的虛擬層麵,急需日日順這樣有物流配送實力的合作夥伴來進行互補。
對於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目前消費主力仍是一二線城市。但是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由於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原因,家電消費存在很明顯的“買用分離”現象,“比如,我在上海打工,我想給黑龍江老家的父母買個手機,你可以送嗎?”王正剛碰到不少這樣的案例,消費發生在一線城市,但是配送終點卻在中國市場的深處,就需要電商有很強的渠道下沉能力,這些正是眼下沒有了家電下鄉優惠政策之後的互聯網和家電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據家電行業分析人士劉步塵表示,隨著互聯網向農村市場延伸,意味著三四級市場勢必是下一步電商爭奪的重點。“目前阿裏的售後、物流、配送還延伸不到三四級市場,所以要布局。怎麼布局?可以自己做,但時間長、投資大。選擇與日日順合作,可以迅速占有市場,輔助其物流配送和提貨等環節。”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日日順渠道收入271.6億元,增長11.7%,而國美電器的渠道收入上半年為271億元,二者規模已經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