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利:從源頭保障安全(2 / 2)

伊利公司信息工程部總經理王曉剛表示,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RFID技術也將在伊利公司整個原奶生產過程中得到長遠的應用。他透露,伊利公司目前已經開始計劃對每一輛運輸車、每一個運輸罐、每一個樣品瓶等。凡是涉及到的整個生產過程,都開始使用RFID技術進行標識和管理。

繼續強化收購管理

奶源基地建設過程中信息化的應用使牛奶收購的源頭得到了有效的控製,但是,對於伊利公司來說,牛奶作為最重要的原料,控製環節還遠遠不止如此。作為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牛奶收購環節仍然是需要嚴格管控的重要環節之一。為了保證在收奶環節收奶的質量、效率及準確性,伊利IT團隊自主開發了一套原奶管理係統並在所有收奶單位進行了推廣應用,同時在質量管理方麵應用了質量電子信息記錄係統與原奶係統對接。這樣不僅實現了與奶源運輸管理環節的有效銜接,同時對牛奶收購、質量檢驗及奶款結算環節也進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控製。

在牛奶收購環節原奶管理係統應用了二維條形碼技術,采樣員在對奶車奶罐進行采樣的同時,將打印的二維條形碼粘貼到采樣瓶上,采樣瓶送至化驗室後通過掃描槍掃描二維條形碼進行質量數據的對應。這樣,化驗室人員在對采樣瓶中的牛奶進行化驗時將不會知道化驗牛奶所屬奶車、奶站等相關信息,增強了收奶和化驗過程的安全性。

在質量檢驗環節,質量電子信息記錄係統與實驗室各種檢驗儀器連接,將檢驗儀器產生的大量檢驗結果進行收集彙總。對於牛奶檢驗結果根據二維條形碼的掃描自動傳入原奶管理係統進行對應,使牛奶收購環節能夠高效、準確的完成,同時也為奶款的結算提供了有效的依據。此外,質量電子信息記錄係統實現了原料驗收、生產過程管控、成品出廠檢驗、產品追溯等各環節檢驗數據的信息化、自動化、標準化和智能化。係統自動采集實驗室儀器的分析數據,利用現代質量管理分析工具,將所有數據自動處理,質量數據趨勢在線分析、質量波動在線統計,形成分析圖表,保證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全麵性,代替人工數據分析報表製作。同時,係統搭建了全國性的多個實驗室異地多模式運作質量網絡,實現全國範圍內部質量管理數據共享,數據的及時傳遞和在線橫向對比,形成了伊利對產品質量從原料入廠到成品出廠以及市場監督的全線監控流程。

伊利公司信息化除了在奶源基地管理、收奶及質量管理方麵進行了應用外,在采購、生產、庫存、銷售及財務整體供應鏈的管理環節也同樣實施了ERP係統,搭建了統一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平台。供應鏈管理係統的實現,是把先進的管理思想落實到具體的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消除生產經營過程中一切無效的勞動和資源,實行企業內外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企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與業務流的有機集成和提高客戶滿意度為目標;以計劃與控製為主線,以網絡和信息技術為平台,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係統,帶動集團公司的組織創新、流程優化和管理變革。在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ERP係統作為核心管理係統實現了與其他多個管理係統的數據集成,如供應商管理係統、產品追溯管理係統等。其中,產品追溯管理係統通過生產環節對產品建立唯一識別碼,同時在發貨環節,利用手持終端設備將供應鏈管理係統中訂單發貨信息與掃描的出庫產品識別碼進行關聯,最終實現了銷售產品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