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老卡爾的話,小卡爾眼中發出了喜悅的光芒,他心中的疑團完全解開了,從此他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他已經明白,隻有學習了知識,才能讓他自己長大後成為有用的人這一道理。
教子點滴
教育孩子是嚴格的,但不是通過專製手段強迫孩子服從。對孩子的嚴格取決於道理。講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強迫都有力量。
談心是一個過程,是情感的交流、是暗示、是引導、是啟迪。目的性和功利性不能太強。一開始甚至什麼目的都不要,閑聊就是目的。不一定非要談出一個什麼成果來。要相信,隻要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並願意談,這就是成果。千萬別讓孩子意識到:
又做錯了什麼?又發生了什麼?談心的成效,一般來說是摸不著、看不見的,但它會在潛移默化中起作用。我相信,隻要孩子還願意把心裏話告訴父母,這收獲就很大了。
給孩子講道理,再對他說一些容易理解的。不能將某種高深莫測的東西強行灌輸給他們。要知道,學究式的道理是很難讓孩子接受的。教育孩子要講道理,當孩子半信半疑時,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與孩子講道理,不僅使孩子可以自己判斷出正確與錯誤,還能使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以理服人,養成事事弄懂的好習慣。
一塊石頭,一塊錢
1963年秋天的某個星期六下午,我匆匆趕回家,試圖要把一些後院的工作做完。當我搖落樹葉時,我5歲的兒子尼克過來拉住我的褲腳。
“爸,我要你幫我做個廣告。”他說。
“現在不行,尼克,我現在很忙。”我回答。
“但我需要一個廣告。”他堅持著。
“為什麼,尼克?”我問。
“我要賣掉我的一些石頭。”他回答。
尼克總是沉迷在石頭陣中。他一直在收集石頭,人們也把石頭送給他。他定期清理放在停車棚裏的那一大籃石頭,各色各樣都有,那些石頭是他的寶貝。
“我現在真的沒空幫你,尼克。我必須把這些葉子搖下來,”我說,“去找你媽媽幫你。”過了一會兒,尼克拿了一張紙來。紙上有他的字跡,寫著“今天售價一塊錢。”他媽媽幫他做了他的廣告,現在他要開始做生意了。他拿著廣告,提著一個小籃子,帶著他最好的4塊石頭,走到我們車道的前頭,他把石頭排成一條線,把籃子放在它們後麵,並坐了下來。我從遠處靜靜地觀察,對他的決定很感興趣。
大約半小時過去了,沒有任何人經過。於是我過去看他在做什麼。
“生意如何,尼克?”我問。
“不錯。”他回答。
“這籃子是做什麼的?”我問。
“放錢用的。”他有模有樣地說。
“你的石頭要賣多少錢?”
“每個一塊錢。”尼克說。
“尼克,沒有人會花一塊錢買你的石頭。”
“他們會的!”
“尼克,我們這條街沒什麼人,他們看不到你的石頭。你把石頭收起來,去玩如何?”
“這裏有人,”他回答,“人們在我們這條街上散步或騎自行車做運動,也有人開車來看房子。人夠多了。”
我說服尼克不成,就返回後院工作。他很有耐心地守在他的崗位上。又過了一會兒,有輛小貨車駛進這條街。我看見尼克站起來對小貨車高舉他的廣告。小貨車在尼克身邊停了下來,一個女士搖下了窗子。我沒法聽到他們之間的交談,但在她轉身麵向駕駛的男士後,我看見他在掏皮夾!他給她一塊錢,她則走出小貨車,走向尼克。觀看那些石頭以後,她挑了一個,把一塊錢交給尼克,開車離去了。
當尼克跑向我時,我目瞪口呆地呆在後院。他晃著那一塊錢,叫道:“我跟你說過一個石頭可以賣一塊錢——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我取了我的照相機,為尼克和他的廣告拍照。這小家夥信心堅定,也樂於炫耀他能做的事。
又過幾天,我太太湯尼、尼克和我出外吃晚餐。路上,尼克問我們,他是否可以有零用錢。他母親解釋,想要零用錢得盡些家庭義務才行。
“好吧!”
尼克說:“那我會有多少錢?”
“你5歲,一個禮拜一塊錢就可以了。”湯尼說。
後座傳來一個聲音:“一個禮拜一塊錢——我賣一塊石頭就賺得到了!”
教子點滴
異想天開,天就開。作為父母,我們常常要這樣告訴自己的孩子。
世上原本沒有什麼不可能,而我們常常習慣“××是不可能的”,殊不知,天才正是被扼殺在以為孩子異想天開並且告訴他這些貌似正常的話中。
聖誕老人住在這裏
我無精打采地坐在老龐蒂亞克車後座,因為一個4年級的學生坐在這兒是應當的。我爸開車到城裏購物,我跟著去。我告訴他了——我確實有個在我心中盤旋了幾個禮拜的問題,這也是我第一次沒有馬上向他公開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