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主角出場(1)(2 / 3)

霍直默默地望著窗外,沒有作聲。方國棟接著說:“槍漏子最後一次見潘老時,潘老己經口齒不清了,他用筆歪歪扭扭地寫道:你退休吧!退休對你來說不是壞事,但對某些人來說,退休卻是滅頂之災啊!之後,槍漏子就開始深入簡出了。”

…………

第二天,專案組從山莊搬到了鬆江省公安廳。因為己經沒必要再進行“地下”工作了,整個鬆江官場都在權力更迭的震蕩中迎來了清新透明的工作體係。

四天後,黑軍被引渡回國,方國棟率隊到濱城國際機場將他押往濱城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隔著車窗,霍直遠遠地看著那個套著黑色麵罩的大腦袋被兩名特警摁進警車,同時,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一臉騷疙?瘩。

指揮車啟動後,方國棟溫和地望向霍直,問道:“小霍,要不要跟黑軍麵對麵談一談?”

霍直談談地搖搖頭,“不必了。”

方國棟知道霍直心中難過,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我們己經對華剛發出了紅色通緝令,現在咱們國家強大了,相信他在任何國家都不會有安穩日子過。”說完,又拍了拍霍直的肩膀。

其實,為了保護霍直的安全,專案組早就采取了措施。他們把霍直的那部與華剛專線聯絡的小手機留在山莊,有專人守候著,霍直卻與小手機“人機分離”,一旦華剛來電,霍直可以在公安廳大樓裏用另一部連線電話接聽,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霍直的安全。就算華剛派出殺手,他們麵對的也是素質絕對過硬的特警戰士。

世人似乎都默認這樣一個雖不成文卻又雷打不動的規律,那就是所有大人物都將最後出場,仿佛不這樣就不夠份量、不夠隆重,就將愧對所有人的期待似的。華剛是本次打黑行動的主犯,他不落網,專案組就不能撤,打黑行動就不算完成,所有專案組成員就必須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枕戈待旦,時刻準備出擊,哪怕把地球掘地三尺,也要把他從龍潭虎穴或老鼠洞、蟑螂窩裏摳出來,每個人都必須憋著不破婁蘭誓不還的勁頭,爭取奪得本次打黑戰役的最後勝利。

當然,華剛如果不落網,他的黑道帝國就是那條百足之蟲,僵而不死,隨時都有死灰複燃的可能,像霍直這樣為打黑除惡做出卓越貢獻的功臣就時刻存在著被報複的危險。再加上來自社會各界和上級領導的壓力,做為專案組組長、打黑行動第一責任人的方國棟,可以說他一直在炭火上烤著,肩頭似乎壓著一座世界屋脊式的喜馬拉雅山,喘的每一口氣都有灼燙感……

不過,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壓力和責任,而是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政府的壓力和責任。央央大國,堂堂民主富強的中華民族,麵對一個殃及社會、腐蝕政治、挑戰法製的社會毒瘤豈有放之任之的道理?方國棟和他的專案組是國家機器,背後有強大的政府做後盾,將具體情況報請公安部之後,公安部不但在幾天前就麵向全球對華剛發出了紅色通緝令,而且還要求各駐外機構協調各國警力對華剛曾留下的蛛絲馬跡進行拉網排查,使他這個犯下累累罪行的黑道魔頭真就成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喪家之犬,在任何角落都不敢長期逗留,否則必將被專案組撒下的天網兜住尾巴。

轉眼,二十多天過去了,經過從各地市抽調來的上千名幹警的晝夜奮戰,專案對被捕的小兩百多華剛手下的審訊取得了磊磊成果,不但偵破了近二十年來沉積在濱城乃至鬆江省其他大小市縣的數百起惡性案件,而且還從堆積如山的供詞材料中深挖出上百名隱身社會的犯罪份子和貪腐官員。其中包括霍直服刑越獄的濱城三監和煤城監獄的腐敗獄警,最重要的是從黑軍、槍漏子以及“高矮無常”等黑道高手口中牽出了華剛在廣州、上海、江浙、福建等其它地域從事犯罪活動的手下和一批大案特案的線索、證據,排除社會隱患、根除社會毒瘤,此等成果在法製社會的功勞薄上記下了濃重的一筆。

其間,為了安全起見,霍直依然待在鬆江省公安廳專案組駐地,偶爾通過加密專線跟母親、妻子、孩子打個電話,以慰牽掛。但他並未閑著,每天都被方國棟請到會議室參與對抓捕華剛方案的研究,所有人仿佛都在等待一個奇跡的發生,等待一個好消息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