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企業銷售與收款環節內部控製製度設計(2 / 3)

(四)銷售與收款環節流程混亂

小企業絕大多數是以市場為生命力,非常重視銷售工作,認為財務是“爛在碗裏的肉”,少不掉,往往是小財務、大銷售。大多數小企業沒有專職的信用評估人員,往往以企業負責人的經驗進行判斷。銷售價格、銷售費用、銷售回款等都由銷售部門直接決定,財務對銷售控製力薄弱,相互之間信息溝通不暢,財務開票收款關、銷售合同訂單關、倉庫發貨審查關、門衛驗貨放行關之間互不通氣,銷售與收款環節流程混亂,為不法分子留下了管理漏洞。

(五)銷售與收款環節管理製度流於形式

規範運作是小企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礎。規範運作是建立在一定程序上實施的,而這些程序的運行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如製度設計、崗位設置、人員配置、控製流程運轉等都要付出成本。我國大多數小企業雖然重視基礎製度建設,但建立的製度多數內容比較簡單、涉及麵窄小、不成體係、作用力微弱、流於形式,不能起到用製度規範和引領企業發展的作用,導致下列現象重複發生:虛開發票,虛計銷售收入;提前或延遲實現銷售收入;銷售兼收款,個人銀行卡結算;銷售成本結轉與收入不配比;銷售定價不合理,結算方式選用不當;銷售費用支出失控,浪費嚴重;銷售稅金漏計與錯計;銷售產品退貨手續不全;應收賬款不清、記錄不實,不函證對賬;不計提壞賬準備,核銷隨意等。

小企業普遍沒有內部會計控製製度,即使存在內部會計控製製度,建設目標不明確,製度與授權程序也是非正式的且隨意性較大,隻注重製度的零散要點而忽視製度執行與信息反饋機製,缺乏對銷售與收款環節等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管理活動的關注。據統計,我國小企業的平均壽命隻有5.7年,80%的小企業生命周期不超過5年。小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缺失或不規範是其倒閉的主要原因。

二、小企業內部會計控製特點與設計原則

由於小企業具有人員較少、組織管理結構與層次相對簡單等特點,本文結合內部會計控製的控製環境、風險評估、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基本要素,分析小企業內部會計控製特點。

(一)會計控製環境是基礎

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曆史普遍短、穩定性較差,這些客觀實際情況決定了其經營的風險性相對較高。首先應明確業主是內部會計控製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的第一責任人,業主不轉變觀念、不重視內部會計控製,該項工作無從談起;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組織結構和崗位職責,小企業的員工少,在減少管理層次的基礎上,按照重要性來設計不相容職責的分離與崗位分工;最後是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配合內部會計控製製度的實施,這需要根據會計人員的素質和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來設計可操作性的內部會計控製,製度的邏輯性太強、操作繁瑣往往得不到貫徹執行。

(二)會計控製製度是保證

為了促進各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製製度,財政部於2001年6月22日頒布了《內部會計控製規範——基本規範(試行)》(財會[2001]41號),於2002年12月23日發布了《內部控製規範——銷售與收款(試行)》(財會[2002]21號)。這些規範對改變小企業內部管理乏力、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內部管理混亂提供了指導,小企業應結合本單位的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建立並實施內部會計控製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