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部控製規範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3 / 3)

(二)製度建設必須與製度執行情況相結合,並強化製度的執行效力

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包括製度製定、執行、評價(監督)和完善等方麵。製度如果要發揮作用,必須強化執行機製,將製度切實落實在細節之處。這一點在本次調查中得到有力印證。製度製定、製度執行以及監督檢查相結合,會對內部控製效果產生1+1>2的交互作用,大大提升內部控製效果。具體而言,製度執行機製可從以下方麵加強建設。

一是增強相關製度的可操作性,加入責任條款,使得製度便於操作,利於執行。即使存在條款完備的書麵責任製文件,組織也有可能時常發生坐支等違規行為。因此,貨幣資金內部控製相關規範應該增強可操作性和責任條款,以強化書麵製度、規範的執行效力。

二是職責分離和定期輪換製度,必須有機結合,不能偏重某一方麵。如果要發揮貨幣資金內部控製中重要控製製度——職責分離的作用,則必須要強製執行從業人員定期輪換製度。需要指出的是,充分發揮“崗位分離”作為貨幣資金內部控製一項重要製度的作用,還需要結合“審核製度”、“票據管理製度”、“賬戶清理情況”、“定期盤點”等製度,才能夠使得崗位分離製度在貨幣資金控製中發揮最大效力。

(三)重視內部審計,提升內部審計功能

內部審計最主要的職責是通過審計活動,對組織內部的各部門經營管理、經濟效益、財務收支等進行係統的審查、取證、分析和評價,客觀公正地作出結論,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內部審計在整個公共部門內部控製的作用和地位處於比較尷尬狀況。一方麵,公共部門內部審計在實際製度建設中並未得到有效重視;而另一方麵,內部審計又是影響內部控製目標的主要因素之一。這實際上意味著,盡管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作用,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然有意或者無意地將其忽略。當前,強化公共部門的內部審計功能應當成為強化內部控製的有效途徑。公共部門的內部審計功能亟需在意識形態以及實際執行方麵得到全麵提升。

(四)強化外部監督檢查

對公共部門內部控製製度建設、製度執行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是提高內部控製效果的關鍵所在,而是否由上級單位經常性地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則對內部控製執行效果有顯著影響。公共部門本身承載著公共職責,在理論上應當由社會公眾履行受托職責的監督工作,但是監督成本的巨大使得公眾監督往往難以實現,從而造成公共部門外在監督的匱乏。上級機構應當承擔這一職責,並將監督檢查工作製度化、規範化,從而形成有效的外在監督壓力。實證分析進一步表明,如果公共部門的監督檢查能夠形成製度化、常規化,那麼,它將與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內部控製製度執行形成交互作用。

公共部門應當重視並加強現金方麵的細節管理。現金相對於銀行存款和票據而言,對內控目標的實現具有更顯著的影響。對此,公共部門應當加強現金限額管理和現金盤點工作,嚴格禁止現金坐支現象。

五、研究結論與局限

影響內部控製目標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控製環境是影響內部控製目標最為主要的要素,單位控製環境建設的好壞與上級部門的支持、監督有關。第二,有力的執行機製是影響內部控製規範執行效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製度建設必須與製度執行結合起來,否則製度實施將會流於形式。第三,專業背景對於內部控製規範實施具有重要影響。財務部門或者組織領導者具備財務專業知識或者相關背景,有利於相關控製規範的執行。針對上述三個影響因素,筆者認為,強化單位負責人的內控意識,改善控製環境整體氛圍,將製度建設與製度執行情況相結合,並強化製度的執行效力,同時重視包括內部審計在內的外部監督檢查是提升內部控製規範執行效果的關鍵。

本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於本文調查對象是某國家機關的財會人員,其與企業會計人員對內部控製規範的理解和執行上存在差異,可能會對本文的研究結論產生一定影響。

【參考文獻】

[1] Andrew J. Leone. 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A discussion of Ashbaugh, Collins, and Kinney(2007)and Doyle, Ge, and McVay (2007),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quation. 2007(44):224-237.

[2] Jacqueline S. Hammerdey Linda A. Myers. Catherine Shakespeare. Market Reactions to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 302 of the Sarbanes Oxley Act of 2002,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8(13):141-165.

[3] 李享.美國內部控製實證研究:回顧與啟示[J].審計研究,2009(1):87-96.

[4] 蔡吉甫.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製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5(5):85-88.

[5] 陳共榮,劉燕.內部控製信息披露的市場反應[J].係統工程,2007(25):40-45.

[6] 林鍾高,鄭軍,王書珍.內部控製與企業價值研究——來自滬深兩市A股的經驗分析[J].財經研究,2007(4):132-143.

[7] 陳曉陵,王懷明.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製有效性的影響[J].審計研究,2008(4):53-61.

[8] 楊雄勝,李翔,邱冠華.中國內部控製的社會認同度研究[J].會計研究,2007(8):60-67.

[9] 曉芳,孫靜.內部控製執行機製研究回顧與展望[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4):88-92.

[10] 李玉蘭.河北省中小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製問題研究[J].企業經濟,2011(7):35-38.

[11] 張榮海.風險管理視角下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製研究[J].財會通訊,2011(12):98-99.

[12] 劉向偉.高校貨幣資金內部控製實證研究——以新疆為例[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1):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