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部控製規範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2 / 3)

在分析時,控製目標、控製環境、製度建設、製度執行、監督檢查之間關係的相關性檢驗,均使用了適合於定序變量的非參數檢驗kendalls-taub等級相關係數檢驗。對控製目標使用了均值顯著性檢驗,同樣采用非參數檢驗,主要用Mann-Whitney U檢驗。研究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中對其中最重要的兩獨立樣本方差齊次性進行了檢驗,而沒有過多關注其分布的正態性,考慮本次方差分析的大樣本特性,這樣做是可以接受的。本文所有相關關係分析均在0.05顯著性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

關於本次調查問卷的可信度,在適合於定序數據重複試驗穩定性檢驗ANOVA with Cochran's Test中,Cochran's Q值1 278.996。伴隨概率P值0.000,表明重複調查具有穩定性,且α信度係數為0.94,充分表明本次調查問卷可信度高,重複調查時結果具有較高平穩性。

三、實證分析

(一)調查結果

70%的受調查者認為本部門或者本單位的貨幣資金控製目標基本實現。大部分受調查者均認為,本單位或者部門已經建立了貨幣資金崗位責任製度,但在下列方麵執行規範的情況不容樂觀。

1.盡管大部分受調查者認為本單位或者部門已經建立了現金限額製度,但是60%的受調查者認為,這一製度的執行情況並不理想。2.對於貨幣資金內部控製而言,比較重要的控製活動就是按照不超過5年的時間進行崗位輪換。然而,對於這一問題,40%的受調查者認為,本單位或者部門未能執行這一規定。這一點再次驗證了前文對於調查對象基本情況分析時所提及的問題。3.在現金管理中,有將近15%的受調查者認為單位內不同程度地存在坐支行為。4.有關內部審計製度的調查結果顯示,這是整個內部控製規章製度建設中最為無效的一項,說明在受調查的公共部門中,內部審計製度的建設非常不足。

(二)影響因素

為了更清楚地認識內部控製執行效果的影響因素,有必要對上述5大要素共計32個變量進行進一步分析。將這些因素進行分類整理,從中提取更本質的但又未能直接觀察到的因素。

進行因子分析前的可行性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樣本適應性檢驗KMO值0.74,大於0.6;巴特利球性檢驗卡方值為1 900,伴隨概率0.000,說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可得到7個因子,能解釋原有信息的70%。

因子F1的綜合性最強,包括反映貨幣資金審核批準的製度建設和執行情況,以及反映票據管理製度及執行情況。除此之外,還有分別反映現金盤點和賬戶清理、票據監銷的執行情況等變量,上述11個變量的方差貢獻率為38%。因子F2可定義為反映控製環境的因子,方差貢獻率為8%。因子F3主要反映內部溝通與監督檢查變量,方差貢獻率為7%。因子F4可定義為反映職責分離因子,方差貢獻率為5%。因子F5可定義為反映現金管理製度執行情況的因子,方差貢獻率為4.3%。因子F6可定義為反映現金限額管理的因子,方差貢獻率為4.1%。因子F7可定義為反映製度建設和控製環境的因子,方差貢獻率為4.0%。

1.因子分析模型表明,控製環境是影響內部控製目標最為主要的要素。這一點在因子F2、F7中得到驗證。COSO報告認為,控製環境是內部控製係統內其他要素得以發揮作用的基礎,並對其他要素起製約作用。這一基礎性作用在2006年COSO委員會發布《財務報告內部控製——小型上市公司實施指南》中得到了進一步確認。本文的研究結論也直接支持這一觀點。

2.製度執行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這在因子F1、F5中得到體現。毋庸置疑,一旦缺乏有力的執行機製,再完善的製度也會失效。

3.現金管理的控製措施對於控製目標的實現也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這一點體現在因子F1、F5、F6之中。現金相對於銀行存款和票據而言,由於缺乏外部機構的牽製(如銀行存款必須通過銀行機構,票據存在出票人等機構),一旦缺乏有效的監控,必然對貨幣資金整體的安全產生影響。因此,在整個貨幣資金控製活動中,相對於銀行存款的控製和票據以及印章的控製而言,現金管理和控製執行情況對整個貨幣資金目標的實現產生更主要的影響效用。

4.因子F3所涵蓋的內部溝通與外部監督值得關注。運行通暢的內部舉報往往為實現控製目標提供預期保證,外部強製性監督強化了這種預期保證效應,兩者相互結合,為控製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另外,職責分離作為一項重要的控製措施,其對於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完整提供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政策建議

因子分析結果意味著保障內部控製目標順利實現是有章可循的。按照係統論的觀點,抓住關鍵影響因素並有針對性地強化相關措施,就能夠收到良好效果。據此,從關鍵因素入手,根據這些因素內部各種變量之間的相關關係,提出如下改進建議。

(一)強化單位負責人的內控意識,提升控製環境整體氛圍

組織內部的領導對於內部控製的設計、運行負有根本責任,尤其是對建立一個良好控製環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單位可以從下列方麵加強控製環境建設。

一是單位負責人應當提高對內部控製的重視程度,選拔、任用具有專業背景的財務主管領導,並賦予其更廣泛的權力,尤其涉及貨幣資金非常規事項的最終決策權。單位負責人更看重貨幣資金支付複核、票據管理、單位財務專用章的保管,而財務主管領導更注重貨幣資金申領、支付手續、貨幣資金職責分離和授權批準以及現金和銀行存款收支的日常控製。因此,如果財務主管領導對現金事項有最終決策權的話,那麼貨幣資金控製的一些關鍵環節將得到更好的控製。

二是單位負責人應當重視內部溝通。內部控製環境建設離不開良好的內部溝通。單位負責人應積極鼓勵組織內部形成正直誠信的風尚,多注意與單位員工的交流溝通,鼓勵財務人員積極舉報違規行為。這三個方麵的交互作用,能夠產生1+1>2的“疊加效應”,最終必將對內部控製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加強領導與財務主管之間關於財務問題的溝通非常重要,加強與其他員工的交流也很重要。領導的重視程度與組織道德價值觀氛圍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交互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單位領導多注意與單位員工的交流溝通,將對單位良好的內部控製環境建設有很好的效果。

三是加強上級單位的監督檢查,借助外在監督提升內部控製執行效果。盡管單位負責人與財務主管之間關注度不同,但是如果上級單位經常到本單位檢查內部控製執行情況,那麼,將產生交互作用,從而提升內部控製執行效果。這一點有力地表明,單位控製環境的建設好壞與上級部門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上級部門對下屬單位適時進行監督檢查,並能據此對下屬單位給予獎懲有利於下屬單位內部控製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