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黨的第一所女幹部學校(1 / 1)

1922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成都北路七弄輔德裏42號,創辦了第一所培養女幹部的學校——平民女學。由李達和愛人王會悟受黨委托創辦。

平民女學對外講,是以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的名義主辦的。這個聯合會的會長,是辛亥革命元老黃興的夫人徐宗漢女士。她當時與陳獨秀、李達有交往,和王會悟又有舊誼。聽說要辦女子工讀學校,資助了部分課桌椅,並以女界聯合會所辦的《婦女聲》半月刊和邵力子先生主編的《國民日報》為平民女學做宣傳。女學不設校長,由李達任校務主任,王會悟做具體事務工作。

當時女學的學生,一部分是受五四運動新思潮影響,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進步女學生。另一部分是各地革命同誌的親屬,有愛人、妹妹和封建家庭包辦婚姻的童養媳等。

當時平民女學共有學生31餘人,設高級、初級班和一個工作部。高級班的學生有王劍虹、丁玲、王一知、王醒銳、王蘇群、薛正源、傅戎凡、黃學衡等。課程設語文、英文、數學、理化、經濟學、教育學等。陳望道、邵力子、高語罕上語文課;沈雁冰、沈澤民上英文課,李達除上政治課外,還教代數,商務印刷館的編輯周昌壽上物理課。初級班學生有錢希均、王淑英、盧亮、張懷德,以及一些同誌的親屬。這個班文化程度低,有的還是文盲,有的還纏足,大多實行工讀。根據文化分為掃盲、初小、高小三個班。課程有語文、算術、時事、初級英文等。王會悟、高君曼上語文課,張秋人教英文。學習之餘的生產勞動主要是代客剪裁做一般衣服,織“洋襪”,編織圍巾、帽子、桌布、床圍等。參加勞動生產的大多是初級班的學生。

黨對這所學校十分關心,陳獨秀、李達都講過課。從蘇聯回國的同誌在滬停留期間都到學校演講,劉少奇、張太雷、惲代英、施存統等的演講,很受學生歡迎。

平民女學開辦大約隻有一年左右時間,雖然時間不長,培養了一批婦女幹部,為黨辦教育積累了經驗,對當時社會震動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