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字子淵,魯人,少孔子30歲,為弟子中最好學的一個。
閔損——字子騫,魯人,少孔子15歲,以孝行著稱。
冉耕——字伯牛,魯人,以德行著。
冉雍——字仲弓,魯人,伯牛宗族,少孔子29歲。
冉求——字子有,魯人,少孔子29歲,有政才,性遲緩。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9歲,好勇性直。
宰予——字子我,魯人,利口善辯。
端木賜——字子貢,衛人,少孔子31歲,善貨殖。
言偃——字子遊,吳人,少孔子45歲,習於文學。
卜商——字子夏,衛人,少孔子44歲,為魏文侯師。
顓孫師——字子張,陳人,少孔子48歲,好學而尊賢。
曾參——字子輿,南武城人,少孔子46歲,通孝道。作《孝經》。
澹台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少孔子39歲,行為端正。
宓不齊——字子賤,魯人,少孔子49歲。
原憲——字子思,魯人,或說宋人,少孔子36歲,家貧樂道(按此非孔子之孫的子思)。
公冶長——字子長,齊人,為孔子之婿。
南宮括——字子容,為孔子之侄婿。
公晳哀——字季次,齊人,或作公晳克。
曾蒧——字蒧,曾參父(蒧音點)。
顏無繇——字路,顏回父,少孔子6歲。
商瞿——字子木,魯人,少孔子29歲。傳孔子《易經》。
高柴——字子羔,衛人,少孔子30歲。
漆雕開——字子開,魯人,少孔子11歲。
公伯僚——字子周,魯人。
司馬耕——字子牛,宋人,多言而躁。
樊須——字子遲,齊人,少孔子36歲。好農圃之事。
有若——字有,魯人,少孔子13歲,狀貌似孔子。
公西赤——字子華,魯人,少孔子42歲。
巫馬施——字子旗,魯人,少孔子30歲。
梁鱣——字叔魚,齊人,少孔子29歲。
顏幸——字子柳,魯人,少孔子46歲。
冉孺——字子魯,魯人,少孔子50歲。
曹恤——字子循,少孔子50歲。
伯虔——字子析,少孔子50歲。
公孫龍——字子石,楚人,少孔子53歲。
其餘還有42人。
說明:
1.《史記》稱“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世家》)。世言孔子“三千徒仲子,七十二賢人”,便據此數字。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實載有77人,文翁孔廟圖作72人,孟子言70子,則舉的成數。
2.上述所列35人,頗有年名,見於書傳,其餘42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不錄。
3.七十子之徒,遍布各國,由於他們受學於孔子而著成績,對發揚周代文化關係很大,必須重視這一繼承作用。學生則要從這些賢人中吸取為學的榜樣,學習顏淵好學、勇於改過的品行;學習原憲“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寧“貧”而不願“病”的高尚思想;學習澹台滅明“行不由徑”,公事公辦的無私道德;
學習子路勇敢赴義的忘我精神;學習子張好學尊賢的禮讓態度。這就要求我們善於從他們的傳記中尋找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