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青州軍歸降(1 / 3)

第五十章

張寧忍下心中的萬千思緒,以公事為重,還是出來見陸仁。張寧剛一走出內室,見到那個令自己曾經深愛的身影,現在又站在自己的眼前,張寧以為自己可以做到心如止水,但還是無法抑製的落淚了。陸仁見張寧懷孕之後軍務繁忙,看起來憔悴不少,也不免心疼。

陸仁忍住自己的心疼,畢竟自己現在堂堂正正來麵見張寧的身份是曹軍使者,故而應該先公而後私:“陸仁參見公主!”一句話,包含著陸仁和張寧兩人最近來的不少心酸,現在身份的相隔不得不令二人沙場對峙。

張寧從陸仁身邊緩緩走過,還是不由自主的瞥了陸仁一眼,多日來的相思得以慰籍。張寧照例到主位上落座,心中波瀾起伏但看似淡淡的開門見山道:“將軍此來有何要事?但講無妨吧!”張寧不知道等陸仁再多呆一會兒,她會不會舍不得陸仁離開,所以還是趕快結束一切吧。

“陸仁特來勸降!”陸仁咽了咽口水,放下兒女私情,開門見山的正色道。的確,如果想要二人日後真正的心無旁騖的在一起,必須要將青州軍與曹軍的戰場糾葛做一個了解。

張寧輕笑一聲道:“我記得前幾日曹公就已經在兩軍陣前勸降過我,我既然已經拒絕,今日你又為何多此一舉的再次前來呢?”自古以來就沒一個人像陸仁一樣一來開口就是我是來勸降你的,他說得那麼直白,陸仁也是古往今來第一人,張寧頓時被逗樂了。

“今日陸仁前來勸降,不僅僅是為了我軍,但更是為百萬青州軍軍民著想。”陸仁死死的盯著張寧,雙目目光不願挪動分毫,神情呆滯,神智卻很清楚,嘴裏卻毫不含糊。

張寧麵色一沉,道:“哦?張寧願聞其詳!”

陸仁道:“我勸你歸降,其中原因有三。其一,百萬青州軍軍民已經放棄青州之地,退守魚子山,每日所需糧草耗費巨大,你們又無外力供給,魚子山難以耕種。現在我軍圍山三月,青州軍上下糧草短缺,已有斷糧的現象,不少人忍饑挨餓。如果青州軍不及時投降,隻怕我軍隻需再次圍住魚子山一月,青州軍無糧將不戰自潰。我家主公體恤百姓,不忍無數無辜之人因戰爭被活活餓死,到時候屍橫遍野,於是心生勸降之意,實乃好心。其二,我軍兵精糧足,後方自有充足糧草,根本不怕和你們拖延日久。但是青州軍先是與我軍幾場大戰損失十萬兵馬,又在二戰東阿之時管亥、於毒二將被擒,能征慣戰之將寥寥無幾,已經難以與我軍抗衡。與其最後魚死網破,青州軍全軍覆沒,你倒不如為你父親留下的百萬教徒們謀劃後路,現今唯有歸降方為上策。其三,此乃你我的私事,也是我的小小私念。你已經懷有身孕,如果我們仍要對峙下去,到時候你未婚產子,如何有臉麵麵對天下人。而且我本來就是他的父親,與其我們一家勢同水火,倒不如歸降之後我們一家人共聚天倫,豈不妙哉?所以,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寧兒,我都勸你都應該盡快歸降吧!”陸仁以前都不知道笨嘴拙舌的自己居然有這麼好的口才,但是事到臨頭為了自己一家人不用分離,為了兗州之戰的最後關頭,陸仁自己都不知道的巨大潛力被爆發出來了。

張寧聽陸仁說這麼多,也是入情入理,不禁微微有些心動。但是張寧轉念想起死去的父親張角又歎口氣,無奈道:“就算我為了青州軍軍民著想,有歸降之意。但是我父張角臨死前曾再三叮囑我,黃巾軍寧死不降漢!我隻有父親一個親人,我的一切都是他給的,所以我不能讓父親在九泉之下都得不到安息,也根本無法違背我父的遺命。”張角此生都與大漢勢不兩立,留下如此遺命,所以其忠心部眾也在張角死後奉行著張角的遺命,終生都與大漢作對。張寧也是如此,所以率領青州軍四處攻打大漢郡縣,費心費力地擾亂大漢天下,也是因黃巾起義才有曹操、袁紹、劉備等諸侯崛起之機。

陸仁毫不認為張寧的顧忌能夠成為拒絕歸降曹操的理由,但似乎答非所問:“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漢室衰微無助,江山當是能者居之。你父張角雖引領黃巾起義,但無法否認的是他不也是曾經做過大漢子民嗎?以己度人……”

陸仁沒有說完,但是聰明的張寧聽懂陸仁話中的含義,頓時花容失色,拍案而起但又覺得失態緩緩坐下道:“你是說……曹公……也有天下之誌……”如果是這樣,那說明曹操的最終目的和張角一樣,推翻大漢王朝,這可以解決在自己心中最大的疙瘩。對於黃巾軍的忠實教徒來說,隻要不是降漢,其餘的一切仇怨糾葛都可以就此化為烏有。

陸仁緩緩點點頭,笑道:“隻有迂腐之人才會做那等迂腐之事,我主公自然胸懷大誌。若是他忠心事漢的話,我也寧願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其實陸仁來自後世,思想比當時很多人都開放,他自然也並非忠於大漢,所忠心的不過是曹操本人罷了。

張寧往榻上一坐,聽陸仁的分析,她也不知究竟該如何回答,隻是護著自己的腹部,輕輕的歎氣。如果沒有那個小生命,她放下所有的顧忌,願意就此戰死魚子山,可是現在為了孩子她不能死呀……就這樣靜靜的不知過了多久,張寧一再考慮到腹中的孩子,總算是無奈的答應妥協了。張寧幽幽地望著自己的腹部,沉聲道:“請將軍回稟曹公,要我歸降也可以,但是他必須要答應我五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曹公能夠全部答應,我後日即率部出降,絕不反悔。”

“你說吧!”張寧能夠做到這份上,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她更要頂著青州軍上下的壓力。

等張寧說完,陸仁已經坐到張寧的身邊,輕輕溫柔的將張寧摟入懷中,滿是愧疚道:“寧兒,以前都是我對不起你,以後的日子裏我一定好好的補償你和孩子,好好愛護你們倆……”

張寧其實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很認真的道:“你根本無需自責,這麼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兩軍交戰,本來就是各顯本事罷了,你也談不上對不起我。隻是可惜我青州軍戰死沙場的十萬兄弟,他們才是成了這場戰鬥最無辜的犧牲品。他們隻怕沒想到交戰這麼久,我軍有這麼多的犧牲,我到最後還是要向曹公投降,早知如此也不該讓他們做這些無謂的犧牲。其實現在最重要的是,我也不知如何向他們的親屬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