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開發智力必須從早期全麵抓起(2)(1 / 3)

(5)要幫助孩子完善口頭表達能力。孩子說話時偶爾說半句話,父母聽不懂,此時不能譏笑孩子,應該讓孩子重說,直到說完整。有的孩子說話時往往對某事敘述不清,父母應耐心給予糾正,教孩子如何才能敘述好。隻有這樣,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才能提高。

作為家長,在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時應注意這樣幾點:

①從孩子出生起(甚至應該更早些),就要經常和孩子說話,而且要注意用標準的發音說正確的話。

②在孩子會說話之前,啟發他說話的願望。

③盡可能多地讓孩子了解周圍事物的概念,為此,家長要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什麼東西叫什麼,還應該為孩子創造機會,使他獲得事物或經驗與代表該事物或經驗的詞語之間的聯係。

④要使孩子的生活環境豐富、有趣。

⑤要經常和孩子對話,即使是大人之間的談話,如果孩子在場也要注意自己的談話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⑥當你與孩子說話時應該精神飽滿,充滿活力。不要在孩子麵前老說一些無精打采的話,否則,不僅會影響孩子說話的情調,而且還會使孩子產生“說話原來就是這樣有氣無力,生活原來就是這樣精神不振”的感覺。

⑦不要因為覺得兒語有趣而模仿孩子說兒語。否則會使孩子把不規範的言語表達方式延續更長的時間。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要不斷地糾正孩子的語言。不斷糾正孩子的語言所造成的不良後果是嚴重的,這樣做會比你根本不關心孩子的語言更糟糕,因為這樣做會使孩子喪失說話的信心。

⑧盡可能為孩子創造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和說話的機會。真正的語言能力是在不斷地交流使用中發展的。

⑨一旦孩子可以認字和閱讀書籍了,就要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必要的讀物。而且,最好讓孩子多講述自己看到、聽到的事情或自己的想法。

會說話的孩子討人喜歡

卡爾?威特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他與大卡爾的母親安多納德太太偶遇,便上前和他們寒暄,並特意摸了摸大卡爾的頭以示友好。

“威特牧師,我覺得你就像一具屍體,你看你的臉多蒼白啊!”大卡爾這個小機靈毫不客氣地批評起他來。

其實孩子說的是真話,至少某一方麵是這樣。他的臉的確蒼白,他當然不會為一個小孩生氣,但當時卻已經讓他不知怎麼說話了。

安多納德太太氣極了,“太不像話了,你怎麼這樣對威特先生說話。”她狠狠地給了她兒子一記耳光。

他連忙上前勸阻。可是大卡爾並沒有因此而閉上他的嘴巴:“我說的是實話,你看看他的臉……我沒有瞎說……”

“你幹嗎打我?你幹嗎打我……”大卡爾衝著母親喊叫起來。

安多納德太太害怕極了,她隻能一邊拖著自己的兒子,一邊逃跑似的離開。

大卡爾回去肯定又會挨頓毒打了。

孩子隻是找不到一種合適的方式表達他的看法。如果他說:“威特先生,您的臉色怎麼不像往常那樣紅潤而有些蒼白呢?您生病了嗎?”

這樣,他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卻傳達了不同的意義。前者是惡毒的諷刺,而後者卻是一種對別人的關心了。

至於安多納德太太,她的做法更加不正確。她應該用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矛盾,而不僅僅是懲罰孩子。從這一點來看,她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的不夠,方法是多麼的不妥。

由此可見,讓孩子具備豐富的語言知識,讓他們更加明辨事理是多麼的重要。

培養孩子學說話,是一項非常艱巨而細致的工作,做得好,孩子成龍;做不好,孩子成蟲。教孩子練說話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下麵略舉幾種:

①要有意識地給以趣味性的訓練。

父母在幫助孩子做事時,要同時用語言解釋自己的行動,使動作、詞語和形象結合起來。

例如,你幫孩子沙沙穿鞋,你說:“沙沙,把你的左腳伸出來。”他可能會伸出他的右腳。你就自己做示範,他通過模仿會伸出左腳。沙沙指著食櫃,你知道他要喝牛奶,你就把奶粉袋拿下來說:“沙沙要喝牛奶,是嗎?”孩子點頭,說明他聽得懂。隻要不是囉嗦、嘮叨,父母可以在小孩麵前盡量多說話。

②結合看圖片或實物,讓孩子認識各種物體。

父母先用手指著圖片或實物,問孩子:“這是什麼?”然後講出答案,要孩子模仿發音。以後多次重複,強化鞏固,並逐步擴展內容。例如,“貓——黑貓——這是黑貓。”還應把詞、形象、動作結合起來,教孩子說話。例如,爸爸要騎車上班了,就問孩子:“爸爸呢?”小孩會指著爸爸,接著教他講:“上班——爸爸上班——爸爸上班去了,再見。”聽到爸爸的車鈴聲,可以問:“什麼聲音?誰來了?是爸爸——爸爸下班了。”

③教孩子學兒歌。

父母反複念一首兒歌給孩子聽。兒歌具有簡單、有趣的性質,很符合兒童的口味,孩子會喜歡聽這樣的歌,多次強化,讓孩子逐漸理解兒歌的意思,學會重複其中的某些句子,再多次說給他聽,讓他模仿,這樣兩歲左右孩子就能說出簡單的兒歌了。

④用語言指示孩子完成簡單的任務。

比如,“沙沙,幫媽媽拿來那本書。”等他拿過來了,不忘說聲“謝謝,沙沙會做事了”,不但表揚了他,又培養了他講禮貌用語,講文明的習慣。孩子大一點,可以叫他傳話,例如,“去告訴奶奶,飯做好了,請她來吃飯。”孩子每做完一件事,都能體會到一種成就感。而父母看著孩子樂顛顛歪歪斜斜地蹦來蹦去,一種莫大的幸福感會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