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早戀了,該怎麼辦?(3)(2 / 2)

對待老師,當然可以喜歡,但這更多的其實隻是一種敬慕而已。迷戀老師更要適度,不要陷入情感誤區。

8.同男同學交往要有平常心

與男生交往是你在學習生活時不可避免的,不要諱疾忌醫,隻要能把握住互相尊重的原則,這種交往不僅不會發現什麼問題,還可以讓你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激情。

某學校對192名高中生進行了一次有趣的調查,下麵是調查中所舉兩個案例,請學生對此進行選擇。

案例之一:

她從新年聯歡會上回來後,心情十分輕快。她為自己兩年前的克製行為慶幸。那時,她是那樣地喜歡他,喜歡他的談吐、長相與才幹。一次,正當她要把“信”塞進他書包時,她記起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時間,有時會讓人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於是,她沒有邁出這一步。兩年後的今天,她發覺,他已經不那樣地吸引她了。

對這件事,你該做怎樣的選擇:

A.克製自己的衝動行為,對自己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必要的;

B.沒必要克製,喜歡時就表現出親熱,不喜歡就分手;

C.如果她與他相好後,他的缺點也許不會發展。

調查顯示:雖然對B、C答案,也有一部分同學持同意的看法,但有161人,即占83.8%的同學選擇了A答案。他們認為克製自己的衝動行為,是一種理智行為,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與進步。

案例之二:

他們班誰都知道,他倆曾經有過那麼“一段兒”,後來鬧翻了。不知為什麼,從那以後,她的自行車經常被紮,她的本子上經常有人劃上一些意識下流的圖案,有幾次在回家的路上,幾個不相識的人,偏偏在她麵前說、笑、打鬧,故意挑逗她,她氣哭了。她知道這些事都與他有關。

對這件事,你又該做怎樣的選擇呢:

A.不成“好朋友”,就成“大仇人”;

B.指使別人幹壞事,侮辱他人人格,不道德;

C.咎由自取,她活該如此。

有150人,即占78%的同學明確指出,對與自己好過一段的異性同學,在分手後指使別人對他(她)幹壞事、侮辱異性同學的人,人格是極不健康的。

綜合以上答案,不難看出,青少年在與異性同學交往中,態度嚴肅、冷靜,注重道德與人格,主流是積極、健康的。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存在著若幹模糊的、不正確的認識,有待於提高。

與同學交往是你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這交往也必然是包括了與異性的交往這是很平常,自然的,你不需要刻意為此注意些什麼。

當然,由於異性同學交往的雙方可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所以這種交往或帶有心理障礙,認為男女同學之間不應接觸;或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並在特定條件下產生越軌行為,形成“早戀”關係。因此,與異性的交往你既不能過於敏感,也不能太無所謂。

既然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必要的和敏感的,那麼就很有必要認真地從當前中學生異性交往的狀況、同學們的認識水平、促進異性同學交往的一般因素、異性同學交往的類型等方麵來分析其中正麵的經驗、反麵的教訓,以引導中學生們積極、健康地進行異性之間的交往,創造良好、和諧的人際交往環境。

上課學習,文體活動,男女同桌,自然而普遍。異性交往表現在:談學習、談工作、表揚、批評、互相幫助。這種正常的異性交往,自己不感到拘謹、羞怯,更沒有向戀愛方麵發展的傾向。

即使在學習、生活中相互幫助產生了好感,或因異性的某一方麵深深吸引了自己,一般也能克製感情的衝動不流露,把這份不成熟的情感深藏起來,讓其經受時間的考驗,從而相互尊重,不幹擾,交往停留在適度的水平上。

悄悄話:

異性交往對你的學業與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異性交往類型。但是,在異性的交往中,你的心態,應該是積極的、健康的、冷靜的、理智的要有很強的自製能力,否則,很可能陷入早戀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