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教書先生(3 / 3)

在科舉製度取消之後的幾年裏,那些大家族和有錢人家也是慢慢的睜眼看世界,開始逐漸讓族中的年輕子弟接觸洋學、軍校,接觸那些在社會上更有用處的知識。而有能力的人更是千方百計的送族中子弟出國留洋。

對於編寫唐傑傳奇故事的那個秀才來說,科舉製度的取消不但讓他的地位一落千丈,更是讓他養家糊口也是千難萬難。放在以前他隻要放出消息說自己願意給人當私塾,恐怕立馬會有很多有錢人家來花大價錢請他。可是現在,等他放出消息之後,竟然沒有任何人問津。

到了最後,實在是過不下去的老秀才也不得不自己主動去那些大家族中自薦,這樣才讓他找到了一個糊口的機會。老天終究沒有絕人之路,最後還是讓那老秀才找到了一個當私塾的機會。隻不過他教授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簡單的啟蒙知識。簡而言之,他是給那戶人家族中的幾個幼童當啟蒙先生,教他們讀書識字的。

當個啟蒙先生去教授幾個幼童讀書識字,這終究是教書先生裏最低等的一類了。不過老秀才也沒有其他的本事,更是對洋學一竅不通,所以勉強的接受了這份待遇不高的工作,然後在這教書先生的崗位上一幹就是兩年。

不過終究有不少的債務需要償還,所以這幾年來老秀才也就是那教書先生的日子一直過得苦巴巴的,而他當教書先生的這兩年來讀書人的架子也早就沒了,現在心裏一心想的就是怎麼掙錢養家、還債。

到底是讀書人,雖然思想迂腐,可是至少聰明上是沒的說的,要不然那教書先生也不會考中秀才了。這不,慢慢的還真讓他找到了賺錢的機會,寫書。當然,高深的東西他也寫不出來,所以慢慢的便瞄準了最簡單的也最利於傳播的小說題材。

不得不說這教書先生在生活的逼迫之下,還是變得有一點生意頭腦的。他知道想要賺錢,就隻能寫普通大眾都喜聞樂見的故事,特別是那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更是能夠傳播開來。而且他也慢慢摸索出來了一些經營和借勢的方法。

這教師先生雖然沒了前途,可至少是秀才出身,這一身的才學是沒的說,再加上他年紀較大,經曆豐富、涉獵甚廣,所以他編起故事來甚是精彩。而且故事編完之後,他便集成冊來出版賣錢。

當然,他自己沒什麼名氣,自然是不會有人給他出版的。不過這也難不住他,沒人看重他便找來了說書先生,然後和那酒樓、茶館裏說書的先生合作。他成功的說服了不少的說書先生在酒樓、茶館裏說他的故事,然後替他宣傳還未出版的小說。

靠著精彩的故事,很快這教書先生的辦法便取得了成功。那些說書先生在酒樓、茶館裏大獲成功,引得很多人每一天專門前去聽書。而看到自己的故事成功的吸引到了很多人之後,教書先生便拿著自己的小說找那專門印刷、出版的商人合作。

以前那些商人自然看不上教書先生寫出來的東西,可是現在見很多人都被他的故事吸引了,那些商人也覺得有利可圖,所以便同意了教書先生提出的先印刷後付賬的提議。由他們給教書先生的故事印刷成冊,然後再由教書先生自己拿出去販賣,等賣錢了之後再還給他們印刷費。

等有了印刷成冊的小說之後,教書先生便擴大了和說書人之間的合作。他把自己的小說交給說書人,由說書人一邊說他的故事,一邊推銷他的小說。還別說,靠著這個獨特的模式,還真有不少喜愛他故事的人花錢購買。

雖然掙得不多,可靠著這個方法教書先生在付給印刷商人和說書人的費用之後,自己每個月還能夠攢下幾兩銀子,這樣一年下來幾十兩銀子的收入已是不錯了,而有了這筆銀子也大大的緩解了教書先生的困難。

不過這教書先生不但會編故事,懂得經營,更是懂得借勢,這不為了大賺一筆他便將主意打到了唐傑的身上,而且事後還真讓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