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女孩自信。
西方的家長在鼓勵女孩時,“你太傑出了”、“你很偉大”這樣的讚美之詞,他們是從來不吝惜的,而中國的家長就會感到這些詞語可能有些“誇張”。西方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女孩不會是樣樣第一,但總有優秀的地方;而中國家長們教育女孩時,似乎總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其結果卻常常事與願違。
平等、理解、溫馨的家庭環境能給女孩勇氣和自信。由於羞怯的本質是一種不自信,爸爸和媽媽平時要多給女孩以鼓勵,讓女孩得到肯定和表揚,對膽怯的女孩更是如此。女孩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氣,在做某件事之前,預見的結果總是自己不行。如果這時給她一些鼓勵,增加她的勇氣,她會把事情辦得很好!
7.幫助女孩擺脫抑鬱的心境
13歲的女孩牧歌已經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了,她從小天資聰穎,連續跳了幾級,被學校老師、同學視為“小神童”。父母也以她為驕傲,早早地為女兒準備了出國留學的資金。可是,一件小事卻幾乎毀了這一切。為了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牧歌盡全力做好了準備,但也許因為用功過度,她患了重感冒,連續發了幾天高燒。“這次別考了吧!”父母關切地說。牧歌一貫好強,自從她聽人說女孩在小學、初中成績優秀,到高中就會大滑坡的論調,她就暗下決心:“我就不會這樣。”高燒稍一退,她就帶著藥片上了考場。成績並不壞,全班第18名,但英語隻有62分。要知道,英語是她的強項,她10歲那年就與全市的優秀中學生同台競技,奪得英語演講比賽第一名!
這次打擊對她來說太沉重了。整整一個寒假,她都鬱鬱寡歡,食欲不振,體重一下子減輕了12斤。又開學了,她卻無心聽課,不是喊頭痛,就是嚷惡心,一星期倒要請兩三天假,父母帶她去醫院做全身檢查,並未發現任何異樣。牧歌的“病根”是在心裏,她太小了,長期以來,在所處的環境中又一直如魚得水,一旦遭受挫折,盡管在我們看來是極小的挫折,就會因為情緒的急劇低落而引起抑鬱症。
女孩中大多數的抑鬱症患者得病是由一定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常見的有父母離婚、親人亡故或遭遺棄而與親人分離;身體長期患有慢性疾病,學習長期受挫,或長期受困境的煩擾,如父母不和,對生活條件不滿或經濟困難等。生活事件導致病症的發生,常涉及以下幾個因素:生活中的挫折,引起心境的改變,如悲傷、失望、無助等強烈而持久的負麵情緒,破壞了感情生活的平衡。自尊心受到傷害,動搖了能力和品格的自信,有較強烈的自卑感,總感到不如別人等。某些性格特點所致,如依賴性強、被動性強,不開朗、膽小怕事,這些性格特點均被視為抑鬱症的溫床。
抑鬱會使女孩遠離快樂,父母一定要及早發現女孩產生抑鬱的苗頭,及時幫助女孩擺脫抑鬱的陰影。
第一,爸爸應當經常問問女兒是否發生了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
爸爸和媽媽最好要讓女兒始終感到,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父母都會和她一起應付處理的,讓她根本不用害怕。當女孩在父母麵前表露苦惱時,不要表現出驚恐、生氣或不相信她,聽她完全講述整個事情,盡可能更多地知道他所提供的詳情。將女兒拉近身邊,親切地撫慰她,讓她在心裏感到父母會替代她采取某些措施,然後再去付諸行動。
如果女兒經曆過某件可能對她造成傷害的事,那麼爸爸就應該估計出可能的傷害程度,下麵列出的一些症狀可以幫助爸爸對創傷程度作出估計:女孩表現出明顯的恐懼和焦慮感;女孩離群索居,對別人表現出明顯不信任;女孩憤怒、霸道,其程度遠遠超過從前;女孩行為異常,比如抽搐、結巴或古怪;女孩不斷表現出憂鬱症狀,如哀傷、呆滯、暴躁、多動;女孩內疚和自責;女孩經常抱怨身體不舒服,比如肚子疼、頭疼,或其他以前沒有出現過的疼痛;女孩突然對學校的家庭作業失去興趣;女孩的吃飯和睡覺習慣有明顯變化;女孩自虐、自毀,有極端傾向。
以上所列舉的幾項症狀中隻要有一個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爸爸就應該讓女兒接受專業治療與輔導。
第二,及時對抑鬱症女孩進行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的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