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正是楊柳依依,大好的春日時光。
寧臣從小就覺得這天是個好日子,因為午馬莊唯一一次的廟會就是這天。記得小時候每次到了廟會,午馬莊和附近幾個村子裏到處都會擠滿了人,有各種各樣的攤子,他被老道長領著,總能吃到最好吃的棉花糖和小糖人兒。
幾個村裏的人會湊錢讓城裏有名的雜耍團來表演耍獅子,他依然記得那個耍獅子的雜耍團雖然要的價錢有些高,但每次表演都盡心盡力,極為精彩。
隻是可惜,今年看不到那個令人振奮的場景了。
因為今天是怡親王府那位小格格的的誕辰,為了應約,他一大早就起來,胡亂的吃了些豆漿油條,便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寧臣昨日向紀昀打聽了一下,據說怡親王府的那位小格格今年也不過十二三歲。隻是雍正元年的時候便被撫養在宮中,前兩年才回到府上。不知為何她養得了一身刁鑽古怪的脾氣,對待他人的態度極其惡劣,是個十足擁有貴家醜惡嘴臉的小姑娘。
所以一路之上,寧臣不停的在惡意猜想,那個身為千金之軀的小格格肯定是個身材臃腫如豬,麵相醜惡如鬼,聲音粗俗似狼的醜惡家夥,要不然一個小姑娘家的性子怎麼可能會如此惡劣?
這可完全不符合小蘿莉身輕體柔易推倒的特性啊。
怡親王府坐落在京城的西南方向,地處帥府胡同,府邸麵積極大。帥府胡同傳說最早是唐代名將羅藝府第的所在地,雍正元年的時候,還是十三阿哥的愛新覺羅·胤祥被封為怡親王,便是被賜下了這道宅子。
說起這位怡親王來,那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他在先帝康熙在位的時候一直不顯山不露水,做的一個不奪不爭的安穩阿哥,可偏偏暗地裏與當時的四阿哥,也就是現在的雍正帝私下極為交好,甚至據說兩人就算因為有公事分隔兩地,也是書信來往不斷。
就在康熙駕崩之後,雍正即位封他為怡親王,並讓他總管戶部。於是這位一直隱晦的怡親王終於顯示出了自己的能力,不僅在戶部裏查出了上百萬兩的虧空,查處了多數的貪官,而且還將整個戶部治理的井井有條,極為清明。
雍正三年的時候,這位怡親王又監管了水利營田事務,不避風雨,經過一冬春的實地勘查,從疏通河道,築堤置閘,開引河,開挖入海直河,到區域田土疆界,開挖溝渠,他都詳細規劃,製成了水利圖進呈。也就是因為他這一番努力,朝廷設立了營田水利府,將直隸諸河分為四局管轄。
這之後,朝廷開始嚐試修河造田,開辟了荒地數千裏,募民耕種。後來因為怡親王治理京畿水利有功,雍正皇帝賜禦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榜,更是下了一道震驚朝野的聖旨。
怡親王的爵位從此世襲罔替!
什麼叫世襲罔替?這意思就是說,不僅現在的怡親王是怡親王,等他死了,如今還是世子的弘昐便也會成為怡親王,以後弘昐的兒子等弘昐百年之後也會成為怡親王。孫子也會,重孫子也會,怡親王的爵位會一直祖祖輩輩的在他們的子嗣中傳遞下去,永遠不減。
用俗話來說,那叫“鐵帽子王”。
這也是當今京城眾人極力巴結怡親王世子的原因之一,要知道世襲罔替的爵位那可是祖祖輩輩都能享受的莫大福分。
另一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這位極有能力的怡親王身體不太好,早就在十幾年便就得了一種“鶴膝風”的病,小腿的肌肉已經逐漸萎縮,現在估計連站起來都是個大問題。所以不知道他什麼就會駕鶴西去,而等他死了之後,世子弘昐便會是唯一的怡親王大人。
所以,寧臣這一路之上一直在想,這次王府的小格格誕辰肯定會請來京城裏多數的達官貴人,而那位世子大人請自己來又有什麼意義呢?總不可能是來看自己笑話的吧?
從國子監到帥府胡同這條路相當的長,寧臣一路走了很久,也走的相當細慢,所以等到了怡親王府門口的時候,天空已經大亮,不過等到開宴的時間還有很久。
王府門外來了很多客人,果然都是華衣錦服的達官顯貴,不時還有一頂頂小嬌停在王府門口,從中走出各色的人來。門口那位管事倒像是位見多了世麵的角色,看到這麼多人也沒緊張,反而認真的驗過請帖之後,恭敬請進門裏。
寧臣站在門口看了會兒,徐徐的出了口長氣。終究是走上前去,將懷裏的請帖掏出來,遞了過去。
管家平靜的接過帖子,剛一打開便看出是自家世子的筆記,又記起了世子的囑咐,望向寧臣的眼睛裏便帶上了一絲拘謹。
“是寧公子吧?”
寧臣嚇了一大跳,心想你這態度轉變也太快了吧?吃驚的不僅是他,還有經過他身邊的幾人,那管家對他們甚至都不理不睬,怎麼會對這個看似普通的讀書人如此客氣。
受到了周圍的矚目,寧臣不舒服的左右看了看,對管家拱手道:“管家客氣了,在下正是寧某。”
管家恭敬的點點頭,伸手換來一位小廝,耳語幾句,對著寧臣說道:“世子早就吩咐過,若是寧公子來了,不必與這些俗人一樣在偏堂等候,直接去後花園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