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有納稅製度下人們的社會公平感失衡的分析及改革建議(1 / 2)

現有納稅製度下人們的社會公平感失衡的分析及改革建議

理論探討

作者:楊睿等

【摘要】本文通過對成都市居民隨機發放問卷調查表的統計並分析後發現: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當今社會,公民的社會公平感必然會影響他們的納稅積極性。本文針對現有稅收製度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與評價,並提出建議:優化稅製結構以及稅收收入結構,減少在間接稅領域的重複征稅;逐步完善相關規定和征收管理措施,嚴格征收個人所得稅;逐步開展遺產稅,房產稅等財產稅的征收,縮小貧富差距;實施地方稅製改革,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掛鉤。

【關鍵詞】問卷調查社會公平感公民納稅行為納稅製度改革

一、問卷調查

(一)問卷調查目的。

通過統計公民的基本信息以及對納稅行為和稅收製度的看法和意見,並結合相關資料來分析在現有納稅製度下公民的社會公平感失衡這一現象,並對現行納稅製度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革建議。

(二)資料來源。

本研究依據的實證資料來源於2013年4月~5月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青羊區、金牛區、錦江區、高新區5個區的公民的調查資料。樣本結構:抽樣采取多階段隨機抽樣法,每個區隨機抽取兩條街道,每條街道隨機抽取20位公民填寫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共發出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98份,有效回收率99.5%。

(三)資料處理。

(1)性別:男,121人,占61.1%;女,77人,占38.9%。

(2)年齡:16~25歲,68人,占34.9%;26-35歲,81人,占40.7%;36~45歲,25人,占13.1%;46-55歲17人,占7.0%;56~65歲,4人,占2.0%;66歲以上,3人,占2.3%。

該次調查使用統計計算對數據進行彙總分析。

結果分析和討論

1.現行稅收製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目前,我國共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等18個稅種。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30日下午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個稅起征點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筆者根據現行的稅收製度及近來推行的稅收改革政策,和對成都市居民采取的隨機問卷調查提出了目前稅收環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社會公平感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我國現行稅收製度並不完全符合我國國情、適應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現狀。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全部稅收收入中來自流轉稅的收入占比為70%以上,而來自所得稅和其他稅種的收入合計占比不足30%。來自各類企業繳納的稅收收入占比更是高達92.06%,而來自居民繳納的稅收收入占比隻有7.94%。同時本次隨機問卷調查顯示本市居民普遍認為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是應改革的稅種。在間接稅中,其中增值稅約占50%。日常消費中,我國居民購買各種物品,均需要繳納各種增值稅,城建稅,但是居民普遍不清楚自己為此繳納的稅。由於公民不明確自己為購買商品所支付的間接稅,因此對除個人所得稅外的已盡的納稅義務不明確,導致自己不清楚與納稅義務相對應的稅收權利,從而難以衡量自身權利與義務的平衡關係,進而影響市民的權利公平感。同時過高的間接稅率讓居民生活成本大大增加,不利於我國居民分享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