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信仰畫院有何計劃,各地對此項目有何想法?”任鑒易回答說,“有關地方政府及文化機構對中國信仰畫院高度關注,許多地方表示將申請成為中國信仰書院地方分院。任鑒易計劃信仰書院全國布局完成後,將應地製宜,量身定做,安排各地分院創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係列、紅色文化係列、改革開放成就係列、大國崛起係列、一路一帶係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係列作品等。”
鑒易風骨
任鑒易是以油畫成名的。
任鑒易的油畫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在對西方油畫的表現技法兼收並蓄的基礎上,融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元素,將油畫創作的基本技巧與作品的情致結合起來,實現了畫麵凝重而不呆滯,強烈而不生硬的藝術效果,具有一種含蓄而動人的內在美。任鑒易的油畫能夠在靜態中展現動感,在穩重中揮灑靈秀,從色彩中寄托內涵,猶如一壇陳年佳釀,洋溢著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藝術風采的醇厚,兼透著中國宋代工筆流韻的清香。通過多視點強化透視效果,營造戲劇化構圖。其畫麵色彩充滿幻想,呈現超乎尋常的藝術美感,又不失西方的浪漫,畫筆有靈魂,作品有風骨。
《背女圖》光線從左邊注入,仕女端坐著,恬淡、寧靜,同遠方淡淡的天空交相輝映。右邊蔚蘭色、濃黑色的塗抹,洽似中國畫的潑墨潑彩,從側麵襯托出仕女的從容。
《牧羊女》灰綠色的天幕右下方掠過一縷白光,下方黑色的沃野長出叢叢綠草;左手輕輕地捏弄著長長的秀發,目光悵惘,凝望遠方,羊群稀疏、散亂地在張望,她在思忖著自己的未來與向往。
這些都表現出西方油畫家們從再現視覺的真實,到把自己的情緒、意願融入畫中的過程,其中蘊含著油畫家人文主義的情愫。這些與中國文人畫大可稱得上異曲同工。
《映日荷花別樣紅》,與其說是油畫,不如說是用油彩為顏料畫的中國畫。其荷花用的是以紅破白,荷葉用的是皴加留白的手法,翠鳥、荷莖用的是既有外勾又有沒骨的畫法。負陰抱陽,知黑守白、虛實相間,這些都是中國畫的基本元素。
任鑒易所繪畫的《小橋流水人家》,純真、天然;而《群虎下山》奔突而出,雪浪四濺;《仙鶴湖》內的仙鶴,有的覓食,有的亮翅,有的低空飛翔;水草疏密相間,體現吉祥如意,充滿了天趣,春意盎然。《雞的一族》安祥和睦。《群馬》則迎麵而來,生機勃勃,奔騰無羈。
在記者欣賞一幅幅佳作的過程中,任鑒易介紹著每一幅油畫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手法,同時介紹油畫的發展曆史和基本常識,實實在在給記者上了一堂油畫課。任鑒易說,油畫從公元五世紀時至今日,經曆了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等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無不圍繞透視原理、色彩原理,光與影的原理而閃耀。而中國畫要講負陰抱陽、知黑守白、虛實相間,似與不似,形神兼備。西畫講求焦點透視,而中國畫講求散點透視;西畫重藝,國畫重道。正如《論語》雲:“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道是藝的體,藝是道的用。
任鑒易完全沉浸於自己的藝術世界裏。
人們常談中西合璧,究竟如何合璧?很少有人說清楚,任鑒易的油畫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智慧的民族不僅善於傳承、發展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而且敢於吸納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進而變成自己燦爛的文化加以弘揚,光大。
任鑒易不但油畫出彩,書法也很有特色。
任鑒易書法以行草見長,多年來臨池不輟,博采眾長,形成獨特的法度與風格,氣勢恢宏,點劃精到,蒼老勁健,張弛有度。章法變化豐富,行筆能縱能斂,整體感強,結體欹正莫測,線條枯實互應,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書法形式和點線運動節律的控製力表現出了高度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