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成立雖僅僅十年,但因為其校長華裔鍾知孟(DreamZhong)和教務處主任杜曇誌(AidDu)傳奇般的生涯,三年時間,便擠進世界一流學校行列;五年之後,便與美國、英國、德國各大傳統名校鼎足而立,不僅僅創下中國大學發展之最,更是世界大學發展之最。即便是中國傳統名校衛民大學,華振大學也隻能望其項背。在第八年的時候,在美國《Learning》,英國的《Future》,以及日本的《伝説》,中國的《願景》等各國主流期刊上,榮登第一大學的寶座。雖然其學術成就還不及其他傳統名校,卻在社會培育精英能力上是公認的世界第一。
然而樹大招風。在奧利維大學成立五周年之際,不少大集團公司的老總和社會精英人士看到這所大學的潛在價值,紛紛伸手欲沾邊。第一,是希望奧利維大學將這些不成材的後人加以“熏陶和改造”,來繼承集團產業或者開拓新的事業。自然,其中也有不少充其量隻是來鍍金,擴大下交際圈罷了。其次是打算持有股份,獲取高利潤和名聲。副校長Andre本身就出身於大家族企業,他向來是把利益放在教育之前。在他的強力推動下,其他世界集團企業紛紛成了奧利維大學的股東,其中就包括了帝雲集團。鍾知孟和杜曇誌為了護衛理想,不得已與這些集團達成協議。好在在帝雲集團和永成集團的協助下,鍾知孟擁有一票否決權。
各大集團的相繼入股,同時也將世界精英彙聚組織——七迦社,給引入進來。七迦社出現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及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重新統一之後,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加劇,跨國公司發展自八十年代以來更加迅猛,也因此對世界有著舉足輕重影響力的跨國集團。日本、韓國往往是財閥或者財團,中國主要是國企,台灣,香港,美國和歐盟等主要是私有企業等。在這些集團的背後,為了保持集團發展的活力,對人才的需求更是比以往的時代更加迫切,紛紛成立了培養人才的組織架構,這些團體的領袖往往被視為集團或企業的下一代領導者。時任聯合國會長的喬南間,把其中主要的幾個影響力的組織團體統一稱呼為“SevenCultivationGroup”,鍾知孟聽後,冷笑一聲,對杜曇誌道:“倒是有點像港漫《拳皇》裏麵的七迦社,絕招很多,但容易暴走。”由此,七迦社這個漢化名字便傳播開來。
隨著老總子弟和各方門人進入奧利維大學之後,如同世界名校一樣,也帶來了七迦社團體。各個國家大學裏,七迦社排名往往不同,但基本上大學以所在國家的團體靠前為主。但奧利維大學則是不同,因為它的開放程度已經超越了一般大學,更接近世界當前格局的現狀。七迦社之後,其他一些小團體,像東盟國家的學生,往往靠在七迦社中其中一社的邊上,尋求資源和支援。
早上頭兩節課,孤鴻帶著何助給的入學證件,向教務處報道。教務主任杜曇誌將相關資料看了一遍,說道:“入學沒有問題,但從現有的資料看,似乎你連高中都沒有正式上過。九年義務教育是有法律依據的,如果你因為家庭原因而不能上,那麼你的父母將會受到法律懲罰。”
其實,他這話已經說的很客氣了,事實上,除了小學六年級有他唯一一次的測試成績,其他都是空白。也就是,根本就沒有什麼學習曆史軌跡可言。
“我沒有父母,從小就生活在山裏,確實沒上過什麼學。這次能來到這麼好的學校上學,我覺得非常榮幸,並感激資助我和推薦我的任先生。”孤鴻知道將何助事先準備好的台詞說了一遍,前兩句確實是實情,後兩句則是半真半假。
“奧利維三字,象征著承擔起世界責任。孤鴻同學,你覺得你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和道德修養,來做到這一點嗎?”杜曇誌站起身,指著身後的“世界”二字的牌匾繼續問道。
“會盡我全力,去做好我能做好的事情。”孤鴻回答道。
“請正麵回答,是否能將世界責任裝入你的胸膛,承擔責任。你也許會覺得我這樣問空洞不切實際,但這就是奧利維存在的意義。”杜曇誌道。
這麼偉大的目標,孤鴻可從來沒有想過。想起何助提到任清秋便是畢業於奧利維大學,自然有它不同尋常之處。
“我能,我保證。”孤鴻堅定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