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是創新必經之路
編讀往來
來信點評:《IT時代周刊》總第306期,“產業”《自主創意設計能力薄弱 國產手機難逃山寨困局》
讀者觀點:中國這些年的山寨品做得不差,是時候要製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了。
近日,全球人民還在爭議該不該花349美元或者1萬美元去買一隻Apple Watch的時候,在中國隻需花300元人民幣,就能買一隻與之神似的產品了——有報道說,蘋果手表發布不到24小時,深圳已現山寨版。
一些人又開始批評這種隻會山寨別人,不會自主創新的投機取巧心態,這隻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降低正規品牌創新的動力。
日本是山寨鼻祖,是個模仿和學習能力很強的國家。從古至今,從衣、食、住、行,到語言文字、城市製度、科學技術,日本不斷地向先進國家山寨。他們的服飾、文化藝術是從中國唐朝山寨過去的;在近代,他們的工業是從西方國家山寨過去的。
當然,日本不僅山寨,還創新,超越了師父。日本最先花錢向國外購買先進發動機,然後吸取眾家之長,研製出更好的發動機。由山寨到創新,由徒弟變師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日本顯然是山寨方麵的典範。
中國改革開放的曆程,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不斷山寨別人的過程,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產品,而後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創新。最典型的是騰訊QQ,開始時模仿ICQ,但騰訊QQ又不是簡單地照搬,而是一種集成式的模仿,QQ遊戲大廳模仿聯眾、QQ對戰平台模仿浩方對戰平台、QQ團隊語音模仿UC Talk,這樣一種複合的山寨產品,已經在模仿中融合了自己的創新,這才是騰訊QQ活下來了,而ICQ死去了的原因。
中國這些年山寨品做得不差,是時候要製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了,這大概正是中央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原因吧。
—譚子安(武漢)
知名評論人士、作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