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格力時代的斷想(1 / 1)

後格力時代的斷想

編讀往來

來信點評:《IT時代周刊》總第314期,“網民議事”《董明珠造手機太任性》

讀者觀點:我們集體給董明珠的行為進行了謬讚,這到底是在害格力和董明珠,還是真的在幫助格力與董明珠呢?

格力終於進入智能手機市場了。但是,格力為什麼一定要在這個時候進入手機市場?

瞄準智能家居市場領域,這是市場的猜測。目前業界似乎有一種共識,說手機是連接智能家居的必備工具,有了這個連接彩電、空調、冰箱、音響、洗衣機、微波爐等家電的工具,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問題是,董明珠透露給外界的信息說明,她是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一個門外漢。她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中提到,“很多企業大而不強,敗因在於內外勾結。互聯網就是個工具。什麼是互聯網思維,誰也說不出來,互聯網屬於時代,積極參與,擁抱變化,但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幹。格力從來就不是傳統企業,我也從來不傳統。線上接單多又能怎麼樣,退貨也多又奈何?最終還是要把產品質量做好。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便利。”

這是典型的務實主義,而作為企業決策者的董大姐,體現出一種務虛能力。這種能力,筆者理解為是對未來的一種想象,這是決策階層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同時,她應該能夠清楚地看到,到目前為止,互聯網思想已經對傳統的不合理的市場結構和市場利益機製進行顛覆。問題是,她沒有能力把握事實背後的真相,她離互聯網信息時代很遠,或者說她根本不理解互聯網信息時代意味著什麼,這實際預示著格力的危機已經存在了,是以點狀的方式存在的,而不是以線狀、網狀的方式。更可怕的是,我們集體給董明珠的行為進行了謬讚,這到底是在害格力和董明珠,還是真的在幫助格力與董明珠呢?

—李冷清 (武漢)

互聯網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