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必須有效處理衝突。領導者常常充當各方利益群體間的過濾器。若想建設性地解決衝突,你要有一套指導原則,審時度勢、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最終確定合適的行動方針。
5.明確自己的推動力。有兩個因素在影響著領導者的內在動力,第一是履行某種使命的深切願望;第二是從領導行為中體驗到的興奮感。源於目標和堅定信念的能量,與能力和誠信相結合,就會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6.必須適應離開領導職位後的生活。“我們自己給自己造了牢房,然後再做自己的獄卒。”能否解放自己獲得新生,完全取決於自己。隻要加深對自己、自己的角色和他人的了解,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感受。
成渝摘自《創業邦》
個人成長篇
黃鳴:別讓營銷、技術分家
最近公司技術高工為大家進行了一次技術知識分享,這本來是件好事,但發現一些營銷人員積極性不高。了解後得知,他們要麼認為專業技術與自己無關,要麼覺得技術高工講的技術名詞太專業,反正也聽不懂,幹脆就不聽了。
認為營銷人員不必具備專業技術,這顯然是嚴重錯誤的,至少應該了解自己的產品不一定麵麵俱到,但一定要學會把技術語言翻譯成客戶可以聽懂的營銷語言,這就要求營銷人員首先必須懂一些基本的技術語言,如果你自己聽技術講課都像聽天書一樣,怎樣去為客戶翻譯?
如果你是一名不懂技術的普通營銷人員,遇到一些不懂技術的客戶,你可能會利用花言巧語、利用一些營銷手段,或許也能蒙混過關,達成銷售。但是若遇到真正懂技術的客戶,他隨便提兩個問題,你可能都回答不了,那麼客戶對你的信任感就會蕩然無存,自然影響你的銷售。而一名稍微懂技術的營銷人員,則可以依靠自己學到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原有的溝通能力,在產品與用戶之間架起一道橋梁。
有些人會覺得專業知識太高深學不會,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自己在給自己設限。不可否認,技術、研發會有一些非常深入的地方,有其精髓所在,但是基本技術點其實並沒有那麼難理解,大部分非專業人員經過學習都可以輕鬆地掌握。而作為銷售人員,隻要掌握那些最基本的技術點和原理,能為客戶描述清楚這些基本技術原理,就足夠了。相反的,一說技術就頭大,說到底還是因為內心害怕、懶惰造成的。
金靈摘自新浪博客
與決策者會麵的五大規則
無論是通過電話,還是親自與決策者麵談,你都必須充分利用你得到的時間。
1.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當你與一個決策者會麵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想要“完成交易”的自然傾向。然而,大多數銷售都要經曆不止一次會議才能成交,原因之一是決策者往往不止一個。為每次會議找到一個合適的目標,為了邁向下一步而實現那個目標。
2.永遠不要重複自己說的話。很多賣家暗自害怕潛在客戶不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所以他們重複自己說過的話,希望重複可以增加他們的可信度。但不幸的是,重複使你看起來對事情不確定。有力而自信地陳述你的要點一次,比像念咒一樣重複要好得多。
3.不要預估反對意見。除非你100%確定一個特定的異議即將出現,否則你不要提出來自問自答,這是畫蛇添足,即便你有實力解答所有問題。
4.弄清模糊的反對意見。如果潛在客戶拖延或者提出一個模糊的反對意見,那麼你要通過提問來弄清楚情況,這樣你才能知道如何繼續。
5.為下一步進行測試,然後提問。當你感覺適當的時候,應核查潛在客戶是否有興趣購買。一旦你確定潛在客戶已經準備好進行下一步了,那麼就立刻進行下一步。不要錯過這個時點,否則你猶豫的每一分鍾都使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程樂一摘自 BNET商學院
熬夜——成功催化劑
成功是否擁有某種共同的元素?有,但可能不是你預料的那個,因為答案是——熬夜。
事實上,雖然睡眠是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熬夜隻要得當,也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密歇根州立大學對此作了研究。兩組成年人都拿到要求動用創造性思維的思考題,第一組要在他們生物鍾的“高點”解答這些問題,第二組則要在感到沒那麼清醒、警覺的時候來解答問題。結果疲憊的那一組解答這些問題的成績明顯更好,而在完成其他對創造性要求更低的任務時,他們的效率跟第一組是一樣的。
研究指出,在休息充分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調用自己執行層麵的認知資源,有效地集中在狹義的任務之上。但創造性常常要求我們做相反的事情,也就是把“框框之外”的創意、平時我們或許覺得愚蠢或不理性的創意表達出來。在熬夜的過程中,“框框”可以被打破,而這對創新是有利的。
那些本質上不具創造性、隻需要專注、耐心和線性思維的項目呢?如果你是休息充分地熬夜,那麼這種認知能量也可以維持超乎想象的時間。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多項涉及語言、邏輯和理解的認知測試中,年輕成年人在30多小時不眠之後的效率,不低於其他休息充分的年輕成年人。
結論是什麼呢?如果你想通過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數量來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帶入新的層麵,那麼偶爾熬夜,或許就是完美的藥方。
成渝摘自華爾街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