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春期企業:如何避免因危機而分家?(2 / 2)

第一,從生死的高度去認識

企業規模越大,應變起來越困難,創業者對組織的影響力越有限。因此,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提升整個組織麵對危機的應變能力,才是解決危機的根本。千萬不要以為,應對危機是公關部的事情。這是公司整體的事情,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企業組織的每個毛細血管、每個細胞都有可能感染病毒,爆發癌症危機,甚至導致企業死亡。有此清醒認識,才能重視應變機製的建立,才知道如何構建危機應變係統。

第二,建立應變機製及係統

很多企業認為,危機公關是公關部的事情。其實,問題並不是從公關部來的,而往往是從距離總部最遠、距離客戶最近的地方來的。所以,應變係統首先應在問題產生的地方,去建立信息采集點。每個可能產生問題的企業細胞組織,都應該成為企業應變係統的信息采集點。

采集點建立後,應建立信息傳輸的渠道,並建立不同級別的信息處理單元,規定信息傳輸的速度、標準。對不同級別的信息處理單元,處理信息的時間及標準都要有明確規定。信息處理後,應及時上報不同級別的組織,把原始信息及處理方案進行上報備案,以便核查調整。總部應有24小時值班製度,定期對信息工作會議實行獎懲機製。信息傳遞貴在真實,要堅決杜絕信息的失真傳遞、歪曲傳遞、過濾傳遞,或不傳遞。

第三,危機應變的速度要快

很多企業規模做大後,遇到的問題不僅是信息傳輸失真,更要命的是對信息的處理猶豫不決。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不同級別信息處理單元的負責人,官僚、失職,或判斷能力有限,或不在現場,對信息判斷有誤,不敢擔責任等。2010年發生在富士康的“跳樓門”事件,大家至今念念不忘,就因為前前後後拖延了很長時間,且連續不斷地發生,最後逼得大老板郭台銘不得不出來道歉,但事情已經無法挽回,“血汗工廠”的烙印已深深地印在了富士康的品牌上。所以,危機應變處理的速度一定要快,要比救火的速度還要快!且處理要冷靜、沉著、準、狠,徹底根除。

第四,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

僅有係統和要求還是不夠的。還應該有常態、有效的溝通機製,經常培訓員工。

這就像消防演練一樣,不僅讓員工有這種意識,更要訓練有素,有效溝通。在危機發生時,如何快速判斷危機信息,如何描述信息,如何準確快速傳遞信息,不同信息處理單元,如何及時準確處理信息,總部如何準確快速下達指令,如何在混亂的情況下下達有效指令,基層員工和不同級別信息處理者,在什麼情況下可越級報告和越級指揮等,都要有指導性措施。

第五,防微杜漸,層層設防

危機處理的最高原則,是把危機控製在發生之前。任何大的危機都是由小問題逐步演化而來的。作為危機應變機製係統,應該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在問題源頭上下工夫,把發生問題的根源消滅掉。如果無法消滅,應該在危機演變過程中的節點設置防火牆,層層設防,盡量把問題堵在最靠前的關口。這一點,很多西方百年老店的做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