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參禪的餅子 時時刻刻進行的“培訓”
理念
作者:肖惠心
哲理的故事:
龍潭崇信禪師未出家前家中十分貧困,在道悟禪師的禪院旁擺了一個賣餅子的攤子,雖然勉強可以維持生計,但仍沒有一個固定住所。
道悟禪師可憐他孤苦伶仃,便將寺中一間小屋給他居住。崇信為了感恩,每天送十個餅子給道悟禪師。道悟禪師收下後,每次都叫侍者從中拿出一個還給崇信。
有一天,崇信終於按捺不住好奇,找到道悟禪師:“餅子是我甘願送給您的,您為何每天要還我一個?”
道悟禪師耐心解釋說:“你能每天送我十個,為何我不能每天還你一個?”崇信辯解道:“我既能送你十個,何必在乎你還我一個?”道悟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十個我沒有嫌多,一個你還嫌少嗎?”崇信聽後,似乎有所悟。
道悟禪師又說:“一生十,十生百,百生萬,諸法皆從一而生。”聽後,崇信感歎道:“一生萬法,萬法唯一!”道悟禪師見其已經開悟,便為其剃度,崇信在龍潭禪院開始修行,成為一代高僧。
故事的哲理:
培訓不是公開課,也不是上級對下級的耳提麵命,而是通過身邊小事的細節對員工進行積極影響,從量變而致質變,這才是最高明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