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遙控”智能家居(2 / 2)

一些更大膽的創新正在被喚醒。也許,你不需要拿著遙控器,而對著空調說一聲:“把溫度調至26度”,空調就會按照你的指令辦到。甚至於,用手中的智能手機操控家居設備,搞定日常生活事務,在不遠的未來,都會成為主流生活方式。據說,澳大利亞有一家公司首創一種由WiFi控製的LED電燈泡,這些電燈泡可組成一個小小的局域網,背後是通過智能手機應用來掌控的。

這也印證了業內一個普遍性觀點,未來我們期待的智能家居體驗,應該是以智能手機為中心,信息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傳輸,從而實現完美的人機交互。未來,它也許會與正在大爆發的智能手機一樣,沿著跨界的路徑迎來一場革命。一個APP和一件家電的融合,就把它變成智能手機可以控製開關的解決方案。因為用戶喜歡用簡單的功能完成便捷的操作體驗。

沒有任何一種事物孤立存在。繼眼鏡之後,穀歌最近又推出電視棒,連英特爾也在醞釀電視和視頻服務。互聯網與硬件的結合將是下一波的商業熱潮。能不能做到“軟硬兼施”,將決定著智能家居能否真正落地。

可不可以跨越信息鴻溝?

比爾·蓋茨有一個預言:在不遠的未來,沒有智能家居係統的住宅會像今天不能上網的住宅一樣不合潮流。

據相關調查顯示,現在中國市場擁有1億多的潛在智能家居客戶。按照13億人口計算,在這個市場中,平均每個家庭每年花費1000元,就有1000億元的市場容量。2013年上半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增長達30%。

又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噴薄欲出,或將潮流洶湧。不僅國際巨頭公司大肆染指該行業,而且許多創業公司也想雄心勃勃地從中分一杯羹。

但想做成顯然也不容易。不是給你家的洗衣機裝個APP,隨時知道運行多長時間,耗了多少電,節約了多少水,就能美其名曰智能洗衣機。同樣,也不是給你廚房裏的冰箱裝個WiFi,能上網,仿佛就是物聯網冰箱了。

以往企業做產品就是把它當成一個設備來做,甚至功能越多就越高級,而能夠深入這個設備到底發揮怎樣的“能力”這個內核的太少。但是,現在要讓這些家電變得智能化,應該讓它們具備“思考能力”甚至“溝通能力”,對用戶的操作實時作出響應和交互,即所謂真正的人機交互。

與智能家電進行“溝通”,其中語音技術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比如隻要你說一句話,電視機就能夠理解你的意圖。如果進一步擴展,電視機還可以幹更多的事情,通過語音進行益智教育,你說一首唐詩上一句,它就能給你接下一句。當然這背後需要大數據的支持。

讓智能家居擁有人一樣的思考也並非奢求。穀歌的“拓展現實”眼鏡及阿迪達斯帶芯片的“智能跑鞋”已經悄無聲息地把它初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