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群眾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2 / 2)

她的話不多,但語氣禮貌又可親,和她的交談會讓人有一種信任的感覺。記者試著問了有關個賬科的工作,陳鴻都耐心地解答,甚至在記者的一連串的政策詢問後,陳鴻都能保持穩定的狀態,然後按順序慢慢地解答。陳鴻說:“每天這麼詢問辦理業務的就有幾十人,可能同樣的話就要說好幾十遍,但這就是我的工作。”這可以從有些沙啞的聲音聽出來。

對於大廳窗口的工作人員,每天上午8點半到11點半是他們最忙的時候,來往大廳辦事的人很多,“有時我們甚至連喝水都會忘記,連上廁所都得互相輪流著去,因為群眾辦事都很著急,我們都得考慮著。”說完陳鴻伸展了背部,有些倦意的臉上依舊帶著笑容。窗口服務半年多,陳鴻在其師傅的帶領下,加上自己自身的業務學習,工作已經日漸嫻熟。但遇到有些棘手的問題時還是會表現出難意。“我最怕就是碰到一些老人來辦理業務,有些老人聽力或者理解力並不是太好,我和他們把要求說了好幾遍,他們都沒聽懂,有的時候他們還會鬧情緒,而我也很擔心他們萬一情緒太過激動也不好,隻能再次一遍遍耐心解答。”話語中有些無奈,但也可以看出,陳鴻已經漸漸習慣這種工作情況。正是這樣的工作經曆,讓陳鴻更加意識到服務群眾時耐心以及合理解釋的重要性。“我們深刻明白,為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工作職責,所以群眾的滿意,甚至一句謝謝,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當然,像陳鴻一樣的窗口工作人員還有很多,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座位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與檔案資料以及群眾打交道,每天的工作看似有些單調、機械,但在他們看來,福州市區就隻有這麼一個服務窗口,百姓有事不找他們,還能找誰,所以做好服務群眾的工作至關重要。

期待窗口服務更加便民化

當然,記者在走訪窗口的同時,通過和群眾的溝通與交流,感受到了社保窗口有一些便民的措施,如窗口的科學取號,等候區以及休息區寬敞舒適,還有導引區等等,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有些群眾反映有的時候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會玩手機,對他們的辦理要求不理不睬,或者態度不夠和善,有“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我們希望他們語氣盡量和氣一些,我們都是從四麵八方趕來辦事的,隻要他們把程序說清楚了,我們也會盡量按著辦。”一位前來辦事的群眾告訴記者。

對於整個大廳的布局,分區還是很合理的,不過窗口的設置有些不合理,太過密集,而且群眾與工作人員的距離較遠,因此交流起來聲調會難免升高,有時人一多,整個大廳顯得有些嘈雜,而在這混亂的環境中,人的情緒也不夠穩定,因此會影響彼此的善意溝通;另外有些群眾告訴記者,中心有時候還會碰見有在大廳情緒崩潰的群眾,記者當天也目睹了一起這樣的事件。好在當時劉主任在現場,及時安排了專業負責排解群眾困難的專家前來疏導該群眾的情緒,場麵才得以控製。劉主任告訴記者,其實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中心的每個工作人員弦也繃得很緊,麵臨著較大壓力,但卻不能自亂陣腳,必須及時處理才行。看得出這份服務工作背後需要承擔和付出的其實更多。

問題的反饋是為了更好的解決,而回應百姓期待最好的方式就是應百姓要求,努力去行動,爭取做得更好。相信勞動保障部門都會以服務大局和提升窗口形象著手,深入持久地開展窗口單位作風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打造辦事群眾滿意的、廉潔高效的優質服務窗口,力爭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