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歌劇《白毛女》的創作與公演(2 / 2)

首演次日早上,中央辦公廳派人往魯藝送來中央書記處的賀信,說了三條意見:“第一,這個戲是非常適合時宜的;第二,黃世仁應該槍斃;第三,藝術上是站得住腳的。”據我所知,黨中央領導機關或中央領導人,看完戲這麼快地表示意見,這是第一次,此後未曾有這樣迅速、具體、清楚地用文字表示意見的情況。

送信人還對中央書記處的意見做了點解釋,如“適合時宜”之意是:抗戰快要勝利了,農民對土地的要求迫切了,現在有些根據地正在進行土改試點,把惡霸地主和大地主手中的土地分配給貧下中農。這一解釋是很重要的,因為當時魯藝還認為在抗日統一戰線時期,對地主要寬容與客氣,了解這一矛盾的變化對後來修改第六幕(即公審黃世仁和穆仁智這幕戲)很有啟發。因為僅注意聽他的解釋了,竟沒有一個人知道送信的人是誰。

6月11日中共七大閉幕,毛澤東當選為黨中央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這一天,毛澤東特別高興,晚間沒有工作,和女兒李訥在楊家嶺的住處演唱《白毛女》。李訥演喜兒,毛澤東先演楊白勞,後演黃世仁,唱了大半夜,用他的湖南腔演唱。他的鄰居們不僅聽到,許多人還走到他窯外細聽。

不僅在國內《白毛女》的幾個劇種還在演出,由日本鬆山芭蕾舞團改編的《白毛女》舞劇還在世界各國輪流公演。賀敬之用細膩的筆法描寫人與事,使得該劇情節動人、有力,十分精彩。例如,喜兒開始唱“雪花飄”,有“窮歡喜”的樂趣;黃世仁與穆仁智強迫楊白勞在欠款單上摁手指印,使人的心情一下跌到了深淵;喜兒外逃的細節等等也都是很感人的。

過去,像白毛女這種受壓迫的事例為數不少。《白毛女》公演後,山西人說白毛仙姑是山西的,並說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新中國成立後,在日本發現一個白毛男孩,他是山東一位農民在抗戰時期被日本兵抓去日本做勞工,因不堪忍辱逃到深山老林活命。那時我國還沒與日本建交,輾轉通過第三國才把白毛男孩接回來。

總之,在舊社會偏遠的農村都可能有被壓迫的人因生活不下去,逃到深山老林,由於長時間不吃鹽長出白毛的。世界上隻要有貧富、壓迫與不平等,《白毛女》就會受歡迎。○

題圖歌劇《白毛女》劇照

責任編輯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