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臨產時,應盡量進食和飲水,抓緊時間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以免身體抵抗力降低。
③產後要注意衛生,保持外陰清潔,盡量早下床,以盡早排除惡露。
2.防止產後感冒
產婦分娩後通常出汗較多,這時毛孔張開,如受風寒,極易感冒、咳嗽,不但不利於產後的健康恢複,還會給後半生留下病根,造成痛苦。為了防治感冒,必須抵禦風寒。因此,產婦穿衣要適當,不宜穿得太少,也不宜穿得過多,更不可頻繁穿脫。夜間或白天蓋被子也要適當,不可多蓋造成汗後受寒,更不可蓋得太少造成受涼感冒。
3.預防產後中暑
產後中暑是因產後產婦體質虛弱而又受高溫、高濕環境的影響,致使中樞性體溫調節發生障礙而產生的急性熱病。
因為受民間舊習的影響,很多人認為產婦體質虛弱,受不了風,所以產後坐月子要“捂”。就算在夏天,產婦也需穿長袖和長褲,用圍巾包裹著頭,甚至還要蓋棉被,再加上緊閉門窗,不通風,室內溫度和濕度上升,這些都使得產婦體內熱量積蓄過多且難以發散,從而發生中暑。開始時,產婦會出現口渴、多汗、尿頻、惡心、頭暈、頭痛、心慌、胸悶、全身乏力等症狀。在此時若能及時處理,馬上把病人移到通風陰涼處休息,補充鹽和水分,病情會很快好轉。如不能及時處理上述症狀,產婦的體溫會逐漸升高,症狀加重,出現麵色潮紅、胸悶.、脈搏和呼吸加快、無汗、全身布滿痱子或隻出汗而體溫不降。若體溫達到40℃以上,則會出現昏迷、譫妄、抽搐、嘔吐、腹瀉、血壓下降等危險症狀,如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
對於產後中暑,主要以預防為主。首先應加強產褥期衛生宣傳教育,破除陳規陋習,提倡科學坐月子。產婦坐月子時,要多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食水果、新鮮蔬菜。要經常打掃居室,保持清潔,要經常開放門窗,通風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產婦衣著要適宜,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一旦發現產婦有口渴、尿頻、多汗、惡心、頭暈、心慌、胸悶等中暑先兆時,應馬上把產婦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解開衣服,服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口服。經上述處理後,如症狀仍沒有緩解,應馬上送醫院搶救,千萬不可草率行事。
4.產後尿瀦留應如何防治
尿瀦留是產褥期常見的病症,給產婦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諸多困擾。通常而言,媽媽在順產後4~6小時內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倘若在分娩6~8小時後甚至在月子中仍然無法正常地排除尿液,並且膀胱還有飽脹的感覺,那麼就可能是患上了尿瀦留。產後尿瀦留分為徹底性和部分性兩種,前者是指自己徹底無法排尿,後者是指僅能排出部分尿液。產後尿瀦留不僅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陰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產後泌尿係統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產婦發生尿瀦留的原因:
①生理因素。分娩時胎頭先露部分壓迫膀胱和尿道引起這些器官的充血、水腫,因而尿道變窄,妨礙排尿;懷孕後腹壁處於緊張狀態,而分娩後腹壁變得鬆弛,膀胱失去限製而擴張,對尿量增加引起的壓力改變不敏感,膀胱往往脹滿卻無尿意,以致尿瀦留。
②心理因素。排尿時需要增加腹壓,腹壓增加傷口就會疼痛,產婦因而產生心理畏懼,害怕排小便,從而發生尿瀦留。
③習慣因素。產婦分娩後身體虛弱,需臥床休息,特別是剖腹產後需要在床上解小便,產婦難以適應,便引發了尿瀦留。預防尿瀦留首先要將恐懼心理消除。產後要適量飲水,產後四小時就算無尿意也要主動排尿。倘若情況允許,可試著起床排尿或坐在床上排尿。膀胱區用熱水袋熱敷可幫助排尿。還可用小容器盛水,從高處將水倒在低處的大容器內,讓產婦聽著水流聲,利用反射幫助排尿。倘若這些方法還難以排出小便,應請醫生導尿或打針、服藥,以便及時糾正尿瀦留。
5.產後腹痛的如何處理
在產後一星期內,產婦依然有陣發性的腹痛,特別在最初l一2天尤為明顯,生育多胎的產婦,這種疼痛更劇烈。有的產婦對此非常焦急,懷疑腹內可能有炎症。
產後腹痛主要是因為子宮收縮引起的,子宮一陣陣的收縮,逐漸恢複到正常大小。多胎生育的婦女,因為子宮肌肉纖維變性,正常肌纖維逐漸減少,結締組織逐漸增多,子宮恢複更加困難,隻有加強收縮才能恢複正常,所以給產婦的感覺是腹痛加劇。因為子宮收縮而引起的疼痛,通常產婦都可忍受。少數產婦如覺疼痛難以忍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緩解疼痛:
①口服止痛片,或取山楂100克,水煎加糖服;
②用針刺中極、關元、三陰交、足三裏等穴位;
③輕揉子宮,以促進宮腔內排出殘餘物質;
④用熱水袋熱敷小腹部,每次敷半個小時;
⑤按摩小腹,使子宮肌肉暫時放鬆,緩解疼痛。
6.產後陰道疼痛應對措施
很多產婦在分娩時沒有做會陰切開術,陰道和會陰也無破裂,但是卻感到陰道部位極為疼痛,尤其是在笑或大聲說話時。其實,一個幾千克的嬰兒從狹窄的陰道娩出,總會使陰道過度擴張和伸展,引起淤血和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會逐漸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