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懷孕第二個月(1)(3 / 3)

9.濃妝豔抹會導致胎兒畸形

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每天濃妝豔抹者,胎兒畸形的發生率是不濃妝豔抹者的1.25倍。對胎兒畸形發育所產生不良影響的主要是化妝品中所含的砷、鉛、汞等有毒物質,這些物質被孕婦的皮膚和黏膜吸收後,可通過血胎屏障進入胎血循環,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其次,化妝品中的一些成分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也會產生有致畸作用的芳香胺類化合物質。

因此,懷孕期間的女性最好不要使用化妝品,以免導致胎兒的畸形。

10.中草藥對胎兒有副作用嗎

在懷孕期間,孕婦因病需用藥物時,多喜歡選用中藥。其實,中藥並非都是絕對安全的。很多中藥所含的生物堿及化學成分十分複雜,特別是各味中藥相互配合以後其產生的作用差異較大,有的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內,孕婦除慎用西藥外,亦應慎用部分中藥,以免造成畸胎或導致流產、早產。

還應注意的是,很多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藥常以配方形式出現在中成藥之中,因而對已注明孕婦禁用或慎用的中成藥,應避免服用。

當然了,在豐富的中藥寶庫中,對孕婦有不良作用的藥物畢竟是少數,中藥作為天然藥物仍然比西藥的副作用小得多。所以,孕婦在患病時也不必諱疾忌醫,應及時找醫生診治,請醫生權衡利弊選擇使用中藥。

11.孕婦不宜服用的中成藥

(1)清熱類:

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等功效的中成藥。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能引發胎兒畸形,孕後期服用易致兒童智力低下。而含有牛黃等成分的中成藥,因其攻下、瀉下之力較強,易致孕婦流產,如牛黃解毒丸、片仔癀、犀黃丸、敗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祛風濕痹症類:

以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為主要功效的中成藥。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損胎兒。類似的中成藥,還有大活絡丸、天麻丸、華佗再造丸、傷濕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中大黃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婦禁用。

(3)消導類:

有消食、導滯、化積作用的一類中成藥。如檳榔四消丸、清胃中和丸、九製大黃丸、香砂養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氣、攻下之效,故易致流產。

(4)瀉下類:

有通導大便、排除腸胃積滯或攻逐水飲、潤腸通便等作用的中成藥。如十棗丸、舟車丸、麻仁丸、潤腸丸,攻下力甚強,有損胎氣。

(5)理氣類:

具有疏暢氣機、降氣行氣之功效的中成藥。如木香順氣丸、十香止痛丸、氣滯胃痛中劑等,因其多下氣破氣、行氣解鬱力強而被列為孕婦的禁忌藥。

(6)理血類:

有活血祛瘀、理氣通絡、止血功能的中成藥。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腦血栓片、雲南白藥、三七片等,其祛瘀活血力過強,易致流產。

(7)開竅類:

具有開竅醒腦功效的中成藥。如冠心蘇合丸、蘇冰滴丸、安宮牛黃丸等,因為內含麝香,辛香走竄,易損傷胎兒之氣,孕婦用之恐致墮胎。

(8)驅蟲類:

具有驅蟲、消炎、止痛功能,能夠驅除腸道寄生蟲的中成藥。其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流產、畸形等,如囊蟲丸、驅蟲片、化蟲丸等。

(9)祛濕類:

隻要是治療水腫、泄瀉、痰飲、黃疸、淋濁、濕滯等中成藥,如利膽排石片、膽石通、結石通等,皆具有化濕利水、通淋泄濁之功效,故孕婦不宜服用。

(十)瘡瘍劑:

以解毒消腫、排膿、生肌為主要功能的中成藥。如祛腐生肌散、瘡瘍膏、敗毒膏等,其中所含大黃、紅花、當歸為活血通經之品,而百靈膏、消膏、百降丹則含有毒成分,這些中成藥均對孕婦不利。

12.孕婦不宜服用驅蟲藥和瀉藥

妊娠期間,倘若不是緊急症狀,通常不主張馬上使用驅蟲藥,因為驅蟲藥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副作用。另外,有時服驅蟲藥後需加服一些瀉藥,瀉藥可使腸蠕動增快,容易引起流產、早產。

倘若妊娠期因為蛔蟲症引起劇烈腹痛,應及時去醫院治療。若是蛔蟲性部分性腸梗阻,通常采取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等保守治療,酌情給予一些解痙劑。倘若發展為徹底性腸梗阻,應用解痙藥,輔以鎮痛劑及抗生素等,大多數症狀可以緩解。倘若不能緩解,則應考慮手術治療。妊娠期不僅蛔蟲症不可隨便使用瀉藥,便秘、大便幹燥時亦不可濫用瀉藥,以免發生意外。

13.孕婦不宜塗用清涼油、風油精

清涼油或風油精具有爽神止癢和輕度的消炎退腫作用,可用於防治頭痛、頭昏、蚊子和毒蟲叮咬、皮膚瘙癢和輕度的燒傷、煤油燙傷。在炎熱的夏季,有些孕婦喜歡塗清涼油和風油精提神,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為清涼油和風油精中所含成分如樟腦、薄荷、桉葉油均可經皮膚吸收,並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其生長發育。樟腦可穿過胎盤屏障,可能引起胎兒畸形、死胎或流產。尤其懷孕頭三個月其危害更大。因此,孕婦不宜塗用清涼油、風油精、萬金油、一心油之類藥物。

14.孕婦在孕期如何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