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永曆維新(1 / 2)

南明在李定國和程普的帶領下,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占領了廣州,並且處死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等漢奸,而清朝此刻正處於鼇拜和蘇克薩哈的內鬥之中,無暇顧及南方戰場。南明趁此機會收複了整個廣東,之後又收複了廣西和福建,南明與清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勢。由於連年戰爭,百姓深受其害,永曆皇帝決定再次休養生息,待到國富民強之時,再次討伐滿清。

然而由於沿用以前明朝的統治方式,經過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南明各個階級的矛盾又變得十分尖銳。甚至還出現了災民暴動,在這種情況下,程普向永曆皇帝建議維新變法,這個建議一經提出,立刻遭到許多大臣的激烈反對,大臣們都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變法會誤國誤民,還說往日張居正變法出現的種種弊端,出現了許多不可調合的矛盾,最後又不得不廢除新法。

程普知道新法一定會損害不少人的利益,變法也是十分困難的,但隻要得到了當今朝廷的實力派的支持,變法也是會成功的,就像日本的明治維新一樣。

程普想當時朝廷的實力派主要有三個人,第一個是掌管朝廷大軍的李定國,第二個是掌管南明海軍的鄭經,第三個就是身為兵部尚書的自己,也就是說隻要李定國或是鄭經支持自己,變法就能成功。而鄭經,變法可能會撼動他在台灣的統治地位,所以肯定不會同意變法,李定國是農民軍出身,在他統治區內很受百姓愛戴,他也經常為百姓設想,所以應該會支持新法。

第二天,程普找到李定國向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李定國問:“變法?如何變?”

程普說主要是開礦,辦學,廢除仕,農,工,商,又說了許多有利於平民百姓的新法,李定國對此很感興趣,尤其是對其中的田畝製度,田畝製度中規定南明的平民都可以擁有一塊保障自己日常生活的土地,如果遇到大災之年,還可以減免地稅,並且由朝廷從外地向災區運糧,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當年李定國就是因為沒有飯吃,才跟著張獻忠造反的,如今有了新法,人人都能吃飽飯,自然就沒人造反。於是李定國表示一定支持程普變法。

轉眼到了第三天,李定國再次向永曆皇帝上書要求變法,群臣再次激烈反對,這時李定國站出來說:“皇上,百姓是國家的根本,隻有百姓豐衣足食,國家才能繁榮富強,新法有多款條文為平民百姓設想,如能實行,實在是百姓之福,同時也是朝廷之福。

永曆皇帝見李定國都開口支持新法,也不敢得罪李定國,於是答應讓程普著手擬定新法。

不久,程普的新法出來了,主要有1廢除侍,農,工,商,大明所有公民身份一律平等。2朝廷支持平民開礦,並允許雇傭平民為礦場服務。3在現有田地的基礎上,每位貧民都可以就近分的一塊保障自己生活的土地,如遇災荒之年,由政府出麵向災區運送糧食,保障每位平民的基本口糧。支持農民開墾荒地,農民開墾的荒地,一律歸自己所有。3用特製紙張印刷新型大明寶鈔,並由永曆皇帝親手書寫防偽標誌——永曆寶鈔。嚴禁民間私自印刷,一經查實,立即逮捕,並且隻承認大明寶鈔為大明的貨幣,不許民間使用金銀。4支持民間開辦各種作坊,並允許雇傭貧民為其服務。5廢除科舉製度,開辦新式學校,除了文字算術外,主要學習一些開礦,紡織,醫學,甚至農耕的基本知識,以便將來更好的為社會服務。6士兵統一學習武藝,兵法,選擇其中優秀的晉升為隊長,再從隊長中選拔優秀的晉升我將軍。7提高商人地位,開設通商口岸,允許日本,英國,葡萄牙等國來華貿易。8開辦兵工廠,並招能工巧匠研製各種新式武器,提高南明軍隊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