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階段要求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方法和技術,進行科技開發、新技術應用研究;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旨在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努力擴大學生參與高層次實踐研究的範圍,實驗中心提供場地、設備、元件和優秀輔導教師,支持學生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各級各類競賽,為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創造必要條件。
四、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
1.提高實驗準備質量
要求學生在實驗前做好預習和相關知識的複習,可增加課前小測驗。學生在實驗課上往往急於動手,不是帶著問題去做實驗,而是機械地照搬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這樣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做完實驗,收獲不大,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大大降低了實驗教學的效率,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做好實驗課前的預習工作。因此在進入實驗室之前,教師可以對每一個實驗提出預習提綱,擬定相應的實驗思考題。設置實驗前小測驗,測驗不合格者將不能進行實驗,需要做好實驗課前準備才能進行實驗,這樣促使學生在準備試驗時複習相關理論知識、主動翻閱書籍、查資料,培養他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重視實驗過程指導
實驗操作時實驗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培養學生技能、技巧的關鍵階段,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在平時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和注重實驗細節過程中慢慢培養出來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學生實際操作之中,采用重點深入與普遍照顧相結合的方式巡視指導,即在重點指導的學生中發現問題,立即普遍的巡視,如發現某個問題具有共性,則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對於基礎性實驗,必須盡量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避免某些學生隻作觀察或記錄。對於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應該作為重點巡視檢查對象,指導他們耐心細致地完成實驗。
3.實驗教學測評方式
實驗教學的測評方式應從傳統的、單一的結果測評,轉向以過程測評為主、結果測評為輔,將測評切切實實地融入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督查者、評判者,要對學生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的表現全程跟蹤、監督,並根據各個環節的特點和具體情況,綜合采取平時考查、筆試、口試與現場操作演示、實際實驗的設計與操作考評等不同測評形式予以測評。
平時考查:主要考查學生平時參與實驗教學的態度是否主動,實驗設計與操作是否熟練、規範,實驗工作作風是否嚴謹,實驗結論是否合乎邏輯或正確,實驗報告書寫是否認真、規範等等。
筆試:主要考查學生對本專業實驗的基本概念、原理等是否理解、掌握以及歸納總結、綜合分析能力。
口試與現場操作演示在實驗室進行,教師預先設計好不同的口試問題與現場操作演示內容的試題卡,由學生隨機抽取、當場回答問題並操作,教師根據其口試的結果和實驗操作的規範、熟練程度、結果的正確與否等給出評判。
實際實驗設計與操作測試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教師自主申請,教師同意後即可進行。這最後一種測試形式要求學生自己獨立選定實驗課題、進行實驗設計與操作以及結果整理與分析,教師根據實驗選題、設計、操作和結果等環節的創新程度,以及由此表現出的綜合運用本專業實驗理論的能力評定成績。
五、結束語
高等學校擔負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光榮使命,任重而道遠。我們的實驗教學改革工作也剛剛在摸索起步中,在理論上、實踐上都會遇到不少問題,需要我們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育人平台。
作者簡介:郭誌雄(1967—),男,碩士,實驗師,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電工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