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來,我們一起做!——與孩子合作完成一些細活兒(2 / 2)

選擇一些難度適中的任務

孩子畢竟處事能力不強,所以,太難的任務並不適合他,否則,他根本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就更談不上什麼細心的問題了;但與之相反的,太簡單的任務也同樣不適合作為合作任務,任務已經很簡單了,孩子自己一個人就能做好,如果此時我們還非要和他合作,這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還會讓孩子感到這是在做無聊的事情,他也許反而體會不到細心的重要性。

所以,對於要合作進行的任務,我們也要仔細斟酌,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學習中的,同時還要找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任務。

比如,生活方麵,可以找一些合適的家務,要麼擇菜,要麼進行家庭大掃除,要麼和孩子一起清洗碗筷杯碟;還比如,學習方麵,與孩子一起完成學習計劃的製作,或學習目標的製訂,通過彼此討論、共同“協商”,一起製訂出孩子滿意、我們也明了的學習計劃;平時做遊戲時也可以安排這樣的合作,像玩比較複雜的拚圖遊戲,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分別從兩邊開始去拚,直到最終“順利會合”。

我們也可以允許孩子自己來選擇任務,由我們對任務進行分析,如果合適的話就可以開始進行合作。由於是孩子自己選擇任務,他就需要更負責任,這也是對他責任心的一種培養。

在合作過程中要“說”與“做”相結合

“哎呀,你那樣不對,你應該先這樣,再那樣!”

“別!那樣就錯了!我都說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記不住呢?”

……

媽媽原本是要與女兒合作整理家裏的兩個衣櫃的,可是從一開始,媽媽就不停地說,除了教女兒如何疊衣服,如何向衣櫃裏擺衣服,她還總是在挑女兒的錯。媽媽自己動手得並不多,她隻是不停地在指揮著女兒。

不一會兒,女兒就不願意幹了,她皺著眉說:“不幹了!累死了!沒意思!”

媽媽一聽就急了,緊接著又開始嘮叨了起來……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表現,與媽媽的隻說不做不無關係。既然是合作,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做出來,不能隻是站在一邊指揮、挑錯,否則,在孩子看來,我們就好像是監工,他當然不願意繼續做了。

所以,我們在合作過程中一定要“說”與“做”相結合。既要向孩子講明白某件事該如何做,同時也要真正做出來,給孩子做一個示範,讓他知道怎麼做才更合理,同時也讓他知道哪裏是需要格外細心處理的。

另外,我們需要避免這種不停的說教,孩子做事出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我們要寬容。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教他學會細心處理問題,並不是不停地挑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