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回 “轟炸”廣州(1 / 2)

第二天中午吃過午飯,王裏和李策就帶著特殊的“炸彈”,駕駛“大黃蜂”北上廣州。深圳灣到廣州城的直線距離在一百公裏左右,以“大黃蜂”80公裏/每小時的巡航速度,也隻要一個多小時。前天“大黃蜂”隻到了東莞的麻湧,這裏是東江與珠江的交彙處,東江的兩條分流把麻湧與陸地隔開,地理特征十分明顯,可以做為地標。

過了麻湧,珠江再次變窄,遠遠的就能望見黃埔島了。此時的黃埔島上還是大片的農田,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還隻存在於另一個時空。過了黃埔島,珠江變成東西走向,等到了二沙島上空,廣州城牆就出現在眼前了。李策一轉機頭,改向西北,從廣州城東麵的大東門進入廣州城內。大東門在原時空廣州越秀區的中山三路、中山四路與越秀路交彙處,路口以東,是古代的護城河東濠湧,為廣州城十八座城門最東的一座。

一進入廣州城,後座的王裏就開始“天女散花”。王裏把一疊傳單捧在手裏,隨著氣流,一張張A4紙向後麵飄去,就象一群白鴿緊緊的跟在飛機後麵。飛機一路飛來,早在沿途引起了轟動,無數的人駐足仰望。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連熱氣球都沒見過,更不要說輕盈靈活的飛機了。珠江上的船夫們因為看得太入神,以至於發生了多起碰撞事故,在航道上引起了小小混亂。

城牆上的英軍老遠就發現了空中快速移動的小黑點,等聽到飛機發動機特有的嗡嗡聲,一些見識過飛機厲害的英軍立刻縮回了垛口後麵。殘餘英軍撤到廣州後,大批部隊被派上了城牆,一來加強防禦,二來可以監視市政委員會招募的中國警察。不過現在這敵人從天空突破城防,英軍士兵們隻能徒歎奈何,沒有人開槍,即使有人打算這麼做,也馬上被旁邊的人阻止了。步槍對飛機沒什麼威脅不說,因此招來飛機的報複就太不劃算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飛機無視,都眼睜睜的看著飛機越過牆。協防的中國警察對洋兵膽怯的舉動又好奇又好笑,看到平時趾高氣揚的洋兵萎萎縮縮的躲在垛口後麵,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同時在他們心裏也留下光複軍大漲中國人威風的映象。

過了城牆,李策把高度降到一百米,在城區範圍繞圈,好方便王裏投放“精神炸彈”。天上來了一隻大怪鳥的傳聞立刻在城裏引發了人潮,無數市民跑到街上來看這西洋鏡,快趕上新年逛花市的熱鬧了。有的青年和孩子為了看得更清楚,紛紛爬到了樹上房頂上。

“這怕是書上說的公輸班當年造的木鳶吧?”誌中的一處宅院內,一個穿竹紗長衫的胖子自言自語道。“卻想不到這光複軍還有這等本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呀!”胖子正是雙麵間諜王菊王買辦,他此時正站在自家商行後院的二樓,拿著一個千裏鏡追逐著飛機的蹤跡。自從當了光複軍的暗探,他很是提心吊膽了一陣,不過光複軍也沒虧待他,每周都有一批稀罕的洋貨以很便宜的價格批發給他,隻是需要他自己派船去新安運貨,算是給他的酬勞。其中不鏽鋼餐具,塑料製品和化纖布最受歡迎,不僅大富小康之家都來購買,連英國人都想從他這裏進貨。隻是光複軍每次發貨都會限量,不然再多十倍也銷得出去。王菊也知道自己這獨門生意早就引起了不少人的眼紅,就是英國人估計也清楚自己的貨是從那裏來的,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現在光複軍大獲全勝,自己的安全又多了一層保障。

“老爺,老爺,東西拿回來了!”正想著心事,就聽見王吉手拿一張白紙,噌噌噌的跑上樓來。“大黃蜂”開始投放傳單後,王菊便讓王吉去弄一張回來,沒想到他出去沒多久就回來了。

“《告粵省同胞書》,”王菊接過白紙,發現是類似揭貼一樣的東西,隻是約質純白挺刮,字體雖小卻清晰無比,於是便輕聲念了出來。當讀到“滿清氏原塞外之蠻族,既非受命之德,又無功於中國,乘皇明之衰運,暴力劫奪,偽定一時,機變百出,巧操天下。”等句之時,他臉上露出好笑的神情,抹黑對手的行為無處不在呀!再到“我光複軍應天從人,大兵長驅。以問罪於北京朝廷,將迫清主麵縛乞降,盡納我要求,光複漢家江山而後休矣”一段,王菊明白,光複軍這是正式表明自己的立場,向全廣東的老百姓宣布自己要造反了。最後的“古人不言耶: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卿等速起,勿為列祖列宗所笑”,讓王菊長歎一聲,心中激蕩,手無意識的在欄杆上拍了兩下。

與此同時,《告粵省同胞書》的內容飛快的在廣州裏流傳,光複軍的決心,或者說野心已經是路人皆知。光複軍將要攻打廣州城的消息甚囂塵上,造成市麵人心惶惶的同時,也讓一些人蠢蠢欲動。光複軍的檄文對這些人來說意味著改朝換代,意味著利益再分配,開門帶路黨開始在暗中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