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回 大戰終結——勝利(2 / 2)

現在是真正的我為魚肉,人為刀殂,戴維斯不答應也不行,當他把中國人的要求帶回去以後,斯賓托齊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下來,他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提過分的要求隻不過是自取其辱。於是,沙灘上的英軍開始在軍官的帶領,以及兩名光複軍軍官的監督下,一個接一個的排隊把武器堆放到一起,不多一會,就在沙灘上堆成了一座小山。看到英軍已經放下武器後,一個連的光複軍走下山坡,指揮英軍列隊離開這裏,不遠處還有幾艘英**艦在那裏虎視眈眈,還是早點兒把俘虜帶走才是正理。教二連連長走到斯賓托齊麵前,後者十分不情願的交出了自己的佩槍和指揮刀,連同軍旗一起成了光複軍的戰利品。教二連連長拔出佩刀高高舉起,周圍的士兵立刻歡聲雷動,至此,英軍在港島上有組織的抵抗徹底瓦解。

接收俘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四點鍾開始,光清點俘虜人數就花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直到太陽的餘輝快消失的時候,最後一隊俘虜才在光複軍的押送下離開。而堆成小山一樣的槍械也成了一個難題,步八連、步九連,以及五點才趕到的步六連,三個連的土著士兵一起動手才把近兩千支長短槍帶走。俘虜加上光複軍自身的人馬,赤柱軍營根本容納不下,除了留下五百印度俘虜充當搬運工其他人全部看押在2這裏是大片的荒地,也就是後來的赤柱監獄。赤柱監獄建立於1937年1月,是原時空香港高度設防的監獄之一,並由香港懲教署所管理。它的前身為香港監獄。赤柱監獄以收容男性成年犯人,曾經用作《廉政行動》之《監獄速遞》和《鐵窗無情》攝製場地。在日治時期,曾經有敵性國民、港英官員等約3000人,被日軍拘困在赤柱監獄、聖士提反書院等地,統稱赤柱拘留營。現在英軍提前八十多年成了這裏的住客,看守從日本人變成了中國人。在英軍投降的同時,指揮部送來了大批的蛇腹鐵絲網,臨時圈起了一個俘虜營。俘虜們得到了少量的食物和飲水,之所以不足量提供,是為了防止這些人吃飽了會有別的想法。不過,不管是英國人還是印度人似乎都已經認命了,吃過東西就三三兩兩坐在地上和衣而臥,好在現在是盛夏時分,倒不用擔心會著涼。不過,因為營地靠海,指揮部加大了警戒的力度,為此專門用“香蜜湖”號把兩輛坦克送上了香港島,開到赤柱充當移動炮台。既能鎮服那些俘虜,又能威懾海上的英**艦,俘虜們看到來了兩輛塊頭更大,炮管更長更粗的鐵甲車,除了驚歎倒沒有引起更大的情緒波動,個別對皇家海軍還抱有幻想的人也隻能打消念頭。至於英**艦,從最後兩千英軍被圍到投降,它們都隻能在旁邊看著,什麼都做不了。等到“大黃蜂”再次臨空就遠遠的開溜了。

夜幕降臨以後,教二連、步八連、步九連的指戰員們在鐵絲網外搭起了帳篷,一來就近看守俘虜,二來宿營休息,後勤部門送來了三扇豬肉給大家打牙祭,四處飄溢的肉香讓俘虜們狂吞口水。

為了安全起見,軍官都被送往總督府看押。斯賓托齊部分的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他在離開不到二十個小時以後又回來了。當看到樓前的旗杆上的米字旗,被一麵有幾顆黃色五角星的紅旗所取代,他才真正意識到這座島又換了主人。

走進熟悉的辦公室,他看到總督的座位上坐著一名中**官,看起來很年輕,但在將軍眼裏,中國人都是一張差不多的扁平臉,不好分辨年齡。周圍還有幾個或坐或站的中**官,當將軍走進辦公室時,所有人都把目光對準了他,這讓他臉象被火燒一樣。

帶斯賓托齊進來的是教二連的連長,他把將軍的佩刀交給李向前,並介紹了將軍的身份。李向前隨手把佩刀放在一邊,然後盯著眼前這位身份最高的俘虜,看著後者眼中充滿了不服不忿,李中校嘴角露出笑容。不過他並不打算羞辱這名盡職的軍人,於是用英語說道:“將軍,我對你選擇投降的舉動表示歡迎!”

“你是?”斯賓托齊猜測著這個比自己年輕十多歲的中**官的身份。因為光複軍上下都不留胡須,將軍判斷的年齡倒誤差不大。

“我是光複軍收複香港戰役前敵總指揮李向前中校,也就是這兩天和你交手的人。”李向前的話裏帶有明顯的驕傲和自豪。

“收複?香港已經是聯合王國的領土,你們的行為是侵略!”斯賓托齊高聲喊道,企圖在語言上維護英國最後的榮譽。

“侵略?!還你妹的真是強盜邏輯!”在場唯一的平民,“憤青”杜拉裏暴發了,“你們能用武力搶過去,我們就能用武力收回來!”

將軍促不及防下一時詞窮了,申行時忙走到大眼瞪小眼的兩個人中間,“將軍,這些政治問題就讓政治家去解決,軍人隻需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隔開兩個準備爭吵的人後,申行時說道:“將軍,我們現在就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