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當歸和申行時無聲的笑了,太平天國那個男營女營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馬當歸也不回頭,直接看著前方說道:“我們光複軍是以質取勝,人員數量不是重點,就算地盤再擴大,人數也不會再增加了。除非占領了廣州,不然我們的軍隊不會超過一萬。除了武器的原因,征兵太多也會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後麵還要大力發展海軍。占用資源的比例才是重點。”馬當歸這幾天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中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小馬哥現在也學會用領導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了,可喜可賀呀!”陳建華笑嘻嘻的開了句玩笑,“有人說過,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的曆史。戰爭的發展,帶動科技的進步,而科技的進步,又改變戰爭的模式。任何重大發明出現,都會很快運用到戰爭中。我們自己人裏麵,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簡單複製原時空的科技難度不大,而且轉為軍工生產也沒什麼問題。其實我們大力發展軍事工業,不僅可以壯大自己,還可以充當一回軍火販子。”
胖子華的話讓有些朦朧想法的馬當歸眼睛一亮,這個新思路不錯。軍火貿易做為未來世界的第一大貿易,它能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目前陷入內戰的大清,還有即將陷入內戰的美國、日本,都將是光複軍的潛在客戶。通過軍火貿易,不僅可以換回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還能借機插手對方的軍事、經濟、政治領域,這對光複軍積極參與到世界博奕中去有莫大的好處。
馬當歸還在為陳建華的話沉思,申行時則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雖然已經過了憤青的年齡,但是如果可以抓住日本這個宅男既愛又恨的國家的命脈,可以隨意的搓圓捏扁,把它馴化成忠實的鷹犬,也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胖子,看不出來你還有些戰略眼光嘛!要不你把你的想法整理一下,寫一篇文章,做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導思想。”
“寫文章沒問題,但是寫出來了給誰看?”陳建華也是有想法的人,有機會也不介意表現一下。
“當然是給管委會看咯!”申行時對這個話題很是熱衷,恨不得陳建華馬上把文章寫出來。
“哪以什麼形式?報告?建議書?”陳建華也是說幹就幹的人。
申行時想了想,建議道:“用內參的形式怎麼樣?說起來我們現在還是太封閉了,無法接觸到外媒,不然可以搞一份《參考消息》。”
申行時的話也給了陳建華啟發,“我們也可以搞個局域網,再搞幾個論壇,誰有什麼建議就可以蓋樓,然後集思廣議,加以完善。”
“就怕最後變得汙煙瘴氣。”申行時從前也是經常逛各大論壇的,知道那些嘴炮有多厲害。
“局域網、論壇,等以後有條件了再說。不過內參可以先搞起來,這樣就能引導輿論走向,讓大家形成共識,軍隊建設是當務之急。”這時,馬當歸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提出更可行的方案。說起來幸存教是光複軍建立統治的基礎,管委會也不可能向對待土著一樣采取高壓政策,幸存者內部也保持最基本的民主,任何政策必須獲得大多數的人的同意才能執行。所以在推行“先軍政治”這件事上,管委會隻能引導輿論,得到大家的認可,不能自說自話的蠻幹。
台上,在“高舉國家民族複興的大旗,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豪言壯語中,黃凡丁結束了自己的講話,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至此,第一次軍委擴大會議正式閉幕。
※※※※※
“這是一次成功的大會,勝利的大會,會議確立了軍隊的領導集體,確定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光複軍在他們的領導下,將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保駕護航,將為我們前進的道路掃清一切障礙!”會後第五天,一份名為《參考消息(內部版)》的報紙開始發行。在它的創刊號的第一篇社論上,如此評價這次會議。
這份報紙是陳建華聯合宣傳部的解森、杜拉裏,以及印刷廠一起做出來的。這份報紙從形式上講,更象內部通訊,介紹軍委擴大會議的內容也算恰逢其會,讓所有幸存者對上層的政令有了了解的渠道,在政務公開方麵開了個好頭。其實宣傳部早就想辦報紙了,陳建華一來聯係,馬上一拍即合。印刷廠由管委會直轄,平時就印些文件、布告、宣傳品之類的,現在算是增加了一項業務。廠長以前在原時空也印過很多壯陽藥廣告單,印報紙倒是駕輕就熟。
創刊號隻印了一百份,各單位都有派送,所有成年的幸存者都可以取閱,但不得向外泄漏上麵的內容。可以看“內參”的待遇,讓一些人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覺,這在以前可是中央首長的待遇哦!
創刊號上最引人注目的文章,不是創刊社論,而是陳建華的署名文章——《論當前軍隊建設的重要性和對世界格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