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回 射擊和刺殺訓練(2 / 2)

沒有回答,也沒有刺刀刺出去,士兵們都傻傻的看著他,更沒有人湊趣來問,“是哪個盍家鏟喝光了我們的酒?”以至於這個經典的笑話沒能演完。語言沒有效果,軍官直接運用肢體動作,他抓住一個士兵的槍托,猛的向前一推,三棱刺刀輕易的破開了肥豬腹部的皮膚、脂肪、肌肉、直至內髒,豬的嚎叫聲也猛的變得高亢起來,掙紮得更劇烈了。

軍官接著一拉槍托,隨著刺刀離開創口,一道血箭迸射而出。被動“刺豬”的士兵首當其衝,沒得他反應過來,就被澆了一頭一臉。周圍的幾個士兵也被殃及池魚,身上被濺上了一些血跡。

瞬間變成“血人”的士兵把槍一扔,人蹲在地上就哇哇大吐起來。軍官瞪著一眾不知所措的士兵,吼道:“快刺!誰不刺今天沒飯吃。”餓飯的威脅遠遠比沒見過的鬼佬殺人放火來得大,剩下的士兵馬上在肥豬身上開了九個洞,可憐的肥豬變得血流如柱,咽咽一息。

軍官把步槍從地上撿起來,拍去上麵的塵土,又把已經吐得七葷八素的士兵從地上拉起來,“如果你下次在戰場上敢把武器扔了,我直接槍斃你。聽明白沒有?”麵賽關公的可憐蟲忙不迭的點頭,軍官這才打發他下去洗臉,接著喊道:“六班預備!”

“那個新兵估計要幾天吃不下肉了。”站在不遠處看完整場戲的馬當歸感歎道,接著又問肖篤良:“這個方法是誰想出來的?”

肖篤良看了看指導員,後者不好意思的笑了。“這是我從一本網絡小說上看來的。這些新兵大多沒見過血,隻紮草人沒法感受刺刀見紅的氣氛,我們又不能學日本人,所以隻好現學現賣。用這個方法見過血之後,這些新兵也就會習慣血腥味了。”

“這個方法看樣子效果不錯,說明大家都在積極開動腦筋,這點很好!”魏博之誇獎道,“就是好象沒辦法推廣,我們也沒那麼多豬給新兵練刺刀呀!”

“把豬血也浪費了,那麼多豬紅可以給大家加個餐了!”馬當歸指著順著豬身流到地上的血打趣道。

“每個新兵隻要進行一次就行了,能感受一下刺刀見紅的血腥也就足夠了,以免上了戰場見血發暈。”肖篤良代為解釋道,“這頭豬夠我們連所有人練一次刺殺了。”

“這個思路沒有錯。”馬當歸對肖篤良的話給予了肯定,“我當兵的時候,解放軍已經取消了刺刀訓練。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戰爭嘛!打的都是高科技,拚刺刀這種老古董已經用不上了。不過十九世紀還是冷熱兵器混雜的作戰模式向全熱兵器作戰模式過渡的時期,刺刀衝鋒還是主流,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擁有眾多的自動武器而放鬆肉搏戰的訓練。”

“就那些新兵平均一米五的身高,和英國人打肉搏戰不是太吃虧了?該不是因為槍和子彈不夠,上級才讓我們訓練肉搏戰吧?”肖篤良對南方人幹瘦的身體素質不抱信心,同進懷疑上級的加強肉搏戰訓練的決定“不安好心”。

“肉搏戰更多靠的是勇氣和技巧,而不是身高。要不然為什麼抗戰中中**隊拚刺刀不是日本人的對手?”魏博之開口糾正了肖篤良的錯誤觀點,又對指導員叮囑道:“政工幹部要加強部隊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讓士兵明白,他們當兵打仗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保衛家鄉,保護親人,這樣才能激起他們的勇氣。曾國藩就是以‘保衛桑梓’為口號組織的團練,所以早期的湘軍才比八旗綠營更具戰鬥力。”

“這算不算精神原子彈?”肖篤良也算魏博之的“老部下”,開起玩笑來也沒什麼顧忌。

“唯武器論不對,唯精神論同樣不對。認為可以光憑勇氣就能戰勝敵人,是很愚蠢的行為,二戰的日本就是很好的反麵教材。”魏博之在回答肖篤良的同時,也是向指導員點明政工工作的核心。“在戰略上渺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這可是偉大領袖傳下來的真知灼見,是很有實際意義的。”

“我們擁有比英國人先進的武器,隻要再保持不輸於英國人的勇氣,打敗英國人易如翻掌。”馬當歸補充道。

“兩位首長的教導卑職一定銘記於心,為了提高部隊的士氣,你們看是不是再多發幾支槍給我們連呀?”肖篤良輕拍一記馬屁,接著又提出一個“非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