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張保仔?”李向前又想起一個海盜名人。
李尚龍哈哈大笑,“張保仔都死了三十多年了,你不要被電影騙了。”
張磐老早就帶著一班手下等在沙灘上了。船一靠岸,他就帶著人上船來搬東西。其它的東西都好辦,把大炮弄上岸卻很是費了一番勁。為了用人力把炮拉進軍營,沙灘上鋪上了兩條木板道,拉炮的“代畜輸卒”一共動員了一個排四十人。炮架上被拴上了四條長麻繩,一條十人向前拽,雖然這門火炮有五噸多的自重,還是很輕鬆的被拉進了軍營。
新兵們都停止了訓練,裏三層外三層圍觀這個大家夥。羅家豪望著那根長長的,斜指著天空的炮管感歎道:“吊你老母,這管子真長!”
“就是太細了。”羅家傑搖了搖頭,“炮子應該沒有多大!”
“土包子就是土包子,少見多怪。”站在不遠處的潮州佬對羅家傑的評論給予了無情的嘲笑。“你還以為是你們自己村裏鑄的鐵筒呀!哈哈……”周圍人都跟著笑了起來。
羅家英拉住想要發火打人的羅家傑,“莫衝動!忘了首長說的話了嗎?”然後瞪著潮州佬,“不要惹事!也不要連累其他兄弟跟你一起受罰!”想到營長曾經說過的話,潮州佬幹笑兩聲,訕訕的走開了。
在新兵們的注視下,火炮被推進了預先準備好的,位於土堤上的炮位。炮架被打開,助鋤被放下,炮口指向香港島的方向。一箱炮彈被打開,韓嘉朗搬出一枚,一邊示範一邊教幾名充當炮兵的幸存者怎樣給炮彈裝上引信。尖頭鋼殼的炮彈顛覆了新兵們對炮彈的認知,紛紛指指點點,潮州佬又挑釁的撩了羅家兄弟一眼。
幸存者裏當過兵的有很多,但當過炮兵的卻一個都沒有,最後隻能讓有實踐經驗的韓嘉朗來充當炮術教官。據前**特戰兵交代,他曾經操作過同類型的火炮,不過是老毛子的貨。至於原因,他的解釋是“共軍一直是**的假想敵,做為一名特戰,熟練掌握敵軍的武器是必備的技能。”
裝好引信,韓嘉朗又向新紮炮兵們講解火炮的各個部件及其功用,機械瞄準具,光學瞄準具,高低機,炮栓,並詳細講解了上彈退彈的動作要領,然後還親自示範分解動作。
一次次機械的重複同一動作,讓一幹幸存者覺得很枯燥,不過圍觀的新兵們卻看得津津有味,從後麵裝炮彈的大炮讓他們既好奇又覺得神秘。張磐也跟在後麵學習操炮,畢竟火炮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是“戰爭之神”,誰掌握更多的炮火誰就是戰爭的勝利者。
李尚龍先帶著李向前在軍營裏參觀了一圈,然後回到炮位,看著韓嘉朗在糾正炮手打開炮栓時不規範的動作,前者提議:“要不要試射一炮?這門炮弄回來以後還沒試過,也沒知道狀態怎麼樣。”除了電影裏他還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火炮開炮,語氣中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韓嘉朗看了看周圍這些炮兵新手,覺得讓他們先感受一下發射火炮的氛圍也好,便拍了拍手喊道:“注意了!注意了!我們先來打一炮!”某個詞的隱晦意思引起哄堂大笑,搞得周圍的新兵莫明其炒,不知道首長們聽到什麼笑話這麼開心。
在選擇目標的問題上,張磐堅持以香港島為目標。李尚龍有些擔心,“我們不是和英國人停火了嗎?這樣做會不會不太好?”參謀長先生倒不是害怕英國人會反擊,隻是本能的覺得不應該過早的暴露我軍火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