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士兵隻能使用用火帽的擊發槍,先進武器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人手裏。”
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馬當歸暗想。幸好自己對這個問題已經考慮到了,不然還真不知道怎麼來和你辯。“費主任想必對這個問題已經深思熟慮過了,我也有幾個問題,想請你出一下主意。”當下也不管對方同意與否,劈頭蓋臉幾個問題就“砸”了過去。“第一,如果我們讓土著士兵使用擊發槍,在火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如何讓才拿起槍的農民戰勝訓練有素的紅衫軍?第二,如果土著士兵發現軍官使用的武器比自己的先進,勢必有怨言,請問如何平息這些怨言?第三,軍官和士兵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槍械,勢必造成後勤的負擔,而且我們現在還沒有軍工部門,擊發槍的彈藥隻能靠繳獲,這個問題又如何解決?第四,使用擊發槍的軍隊最後都是靠刺刀決勝負的,請問費主任又如何讓瘦小的土著在白刃戰中打贏人高馬大的英國人?”
一個個問題砸過來震得費思啞口無言,他隻是從土著的忠誠度去考慮問題,這些軍事因素在他腦子裏完全沒有概念,這讓他如何解決?
“就算是皇協軍,日本人也得發支三八大蓋吧!我們總不可能連日本鬼子都不如吧!”做為同盟李尚龍趁機開口幫腔。
“費主任的意見也是從大局考慮,就算欠妥,本意也是好的嘛!”申行時表麵是肯定費思的初衷,實際是坐實後者的意見欠妥。
三軍頭一唱一和,弄得費思一點兒脾氣都沒了,隻得訕然的坐回座位。
一個小插曲並不影響馬當歸對會議的主導,總指揮繼續講解自己的構想。“排一級設一個兩人的機槍小組,配備一挺捷克式輕機槍或者一挺捷格加廖夫機槍。”看到有人又似乎要發言,馬當歸手一揮。“有什麼細節問題等下來再說。”
馬當歸的軍隊結構金字塔繼續向上,“四個步兵排組成一個步兵連,連設連長一名,指導員一名,基準軍銜為上尉;設連副一名,基準軍銜中尉;設連軍士長一名,司務長一名,司務長軍銜為上士;旗手一名,號手一名,文書一名,傳令兵兩名,衛生兵兩名組成連部;另有五人炊事班一個,五人機槍班一個,裝備一挺馬克泌機槍或57式重機槍。四個步兵連組成一個營,營設營長一名,教導員一名,基準軍銜為少校;營副一名,通訊主任一名,後勤主任一名,軍銜為上尉;營部組成方式與連部相同,另設警通班一個,機炮排一個,機炮排裝備重機槍一挺,60迫擊炮一門,40火箭筒或者無後座力炮兩具;三個步兵營加一個炮兵營組成一個步兵團,由於我軍缺少火炮,炮兵營暫編一個裝備八門迫擊炮的迫擊炮連。根據我軍現有的武器裝備,我計劃目前暫時編製兩個營的土著步兵,再加上一個全由幸存者組成的教導營,光複軍第一團的架子就算搭起來了。”
“海軍呢?”張安邦迫不及待的問道,就怕上級把海軍遺忘。
馬當歸畢竟是光複軍總指揮,海軍也是光複軍的一員,所以海軍的問題他也有考慮。“艦艇部隊是技術兵種,短時間內也無法擴大規模。你們先招募一些水兵自己培訓,另外就按陸軍的編製先編一個陸戰連,負責守衛海軍碼頭。”
沒有合格的船長、輪機長、槍炮長、水手長,甚至水兵,張安邦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得接受馬當歸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