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回 廣州(1 / 2)

陸仁嘉對王菊心裏的打算了然於胸,他也知道這一張薄薄的紙片根本不能製約住這個狡猾的商人。不過他還有殺手鐧,當他把它拿出來時,王買辦直接傻眼了。

陸仁嘉給王菊看的是一段儲存在筆記本電腦裏的視頻。當王菊從液晶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從喇叭中聽到自己的聲音的時候,他震精了。

王菊、王壽客、王買辦可不是鄉下的無知婦孺,他可是接受了十多年現代教育的文明人,連微積分都學過。光學原理也是明白的,雖然對涉及化學的感光材料不了解,但也知道照相機是怎麼回事。可是在這個照相需要暴光幾十秒,電影還要等等四十多年才能發明出來的年代,一個高清的視頻文件無疑屬於天頂星科技。

視頻的內容是監視器拍攝的陸仁嘉和雲隨心審訊王菊的經過,看到屏幕中真實的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王菊目瞪口呆的表情一直保持了十分鍾。王菊的表情讓陸仁嘉十分滿意,“王先生,是不是覺得很神奇?”

嘴成O型的王菊沒有回答,隻是點了點頭。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超乎你的想象的。”陸仁嘉一副大科學家的樣子。“這隻是普通的攝象技術,把動態圖像和聲音轉換形式保存下來,就象照相一樣,不過比照相更先進。它可以真實的記錄下每一個畫麵和第一個聲音,可以記錄下一個人的言行,讓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消亡。而你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我們也真實的記錄了下來,做為日後見證,相信王先生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會做出違背承諾的事情。”

“是的,是的,”王菊頭上的汗又出來了,“小人一定竭誠為光複軍效勞,如違此誓,必遭天打雷劈。”

“那我們現在來談談你回到廣州後要做的事情吧!”陸仁嘉知道威脅已經起了作用。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王菊對他的要求是一口答應。剛才起的那些心思已經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他相信如果英國人看到這個東西後,一定會把他絞死的。陸仁嘉要求他回到廣州後把英軍下一步的行動打探清楚,然後讓人把情報送到新安來,為此陸仁嘉專門交給他一枚戒指做為信物。王菊做為一個重要人士目標過於明顯,當然無法親自送情報出來,隻能派遣心腹來完成這項工作,而送信人就要憑戒指取得陸情報處長的信任。

為了讓王菊回去後不引起英國人的疑心,陸仁嘉還給他準備了一些禮物。幾套不鏽鋼的餐具——碗、盤、刀叉、勺子,兩匹化纖麵料,兩袋白色的粉末——味精,還有幾個塑料臉盆,做為他販運回去的貨物。這些都是這個時代沒有的,實用性比較好的東西,相信能吸引英國人的注意力。而且陸會嘉還交給王買辦一個任務,是管委會商務處交代下來的,就是為這些貨物在廣州找到買家,為時代穿越者那從原時空超市搬來的,堆積如山的貨物打開銷路。

下午一點,王買辦趕著毛驢,馱著“販運”的貨物踏上了前往廣州的道路,與來時相比,他的心情更沉重了。

※※※※※

就在王菊和陸仁嘉相互耍心眼的時候,廣州城的英國人正在做戰爭的準備。

做為信使的戴維斯少尉,在王吉的帶領下,一路急行,終於趕在第二天的下午趕到了廣州城。而廣州城最高的行政長官,香港總督、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包令爵士在聽完戴維斯的彙報後,還以為聽到是愚人節的笑話,雖然愚人節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

包令(John-Bowring,1792年10月17日—1872年11月23日),又名寶靈、寶寧,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4任港督。原來時空香港油麻地的寶靈街以及被填掉的寶靈頓運河(即堅拿道所處位置),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包令早年在埃克塞特(Exeter)的商會工作。在1829年於格羅寧根(Groningen)獲法學博士學位。1835年至1837年在克萊德(Clyde))市選舉中成為英國下院議員。議會上,主張英國銀幣十進製。1849年曾創辦公司,可惜營商不得法,所以重回政壇。1849年來華任英國駐廣州領事,學會廣州話。1852年到香港任代理商務總監。1854年4月升任為港督、兼任駐港英軍陸軍司令、海軍中將及對華全權代表及商務監督。不管是“亞羅號事件”還是進攻廣州,這一係列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

“你是說我們英勇的英國陸軍,一個連的英國陸軍,被一個排的中國人從正麵打敗了?”包令爵士懷疑自己聽錯了,把英國人和中國人的位置聽反了。

“是的,爵士。”戴維斯的臉色十分尷尬,畢竟他也是英勇的英國陸軍中的一員。

“斯賓托齊將軍采取了哪些措施?”包令現在是英國在華南職務最高的官員,而香港是他的老巢,由不得他不緊張。從國內傳來的消息,在英國國內,議會上院吵架的同時,下院也在吵。包令的老友科布頓提交了譴責案,宣布與這位“二十年之久的朋友”絕交。他認為,亞羅號事件太惡劣了。輝格黨的元老約翰·羅素表態說:入城是個大事,得仔細考慮。不能逼中國皇帝過甚,太平天國正跟他鬧呢,一不小心人家的統治就危險了。嫌兩廣總督不好,我們可向中國皇帝建議換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