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行時的話起到了他預期的效果,大廳裏一時間人心惶惶坐。在這裏的人都是見過世麵的,隻是覺得軍國大事離他們十分遙遠,卻沒想到有一天這軍國大事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在一片嗡嗡聲中,吉祥圍趙家族長趙元初站了起來。趙族長也已經五十來歲,個子雖然有些瘦小但精神矍爍,雙目看似昏花卻隱隱透著精明。他和羅族長是兒女親家,兩家一貫同氣連枝,本人在附近一帶也有些威望。隻見他恭恭敬敬的向馬申二人施了一禮。“兩位將軍見識廣博,一番微言大義讓我們這些鄉下人茅塞頓開。如若時局真如申將軍所言,還請將軍為我們指條明路,破解這個危局!”
馬當歸舉起右手搖了搖,“趙老先生太客氣了!光複軍與大家都是一家人,唇齒相依,正該互幫互助。隻要我們團結一心,試看天下又有誰是我們的敵手!?”
“將軍英明勇武!”“將軍愛民如子!”馬當歸話音剛落,周圍立刻響起阿諛奉承之聲,馬當歸隻得笑著搖了搖手,表示了一下謙遜。申行時接著站起身來,雙手虛按,等大家收住了聲音才說道:“光複軍和老百姓是魚和水的關係,魚離了水就沒法活下去,水沒了魚就成了死水,所以大家誰也離不開誰。光複軍做為人民的武裝力量,保護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應盡的職責,所以大家無須誇獎。”喝了口茶,他結束了套話開始轉入正題。“至於英國人意圖割讓九龍半島這件事,隻要我們緊密合作就能輕鬆化解。”
“如何化解?”趙元初急切的問道,老族長在和親家交流過後,也起了“從龍”的心思,割地一事不管是真是假,他都會配合申行時把戲演下去。
“很簡單,把九龍城正式納入光複軍的治下就行了。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不承認滿清政府與英國人簽訂的割讓九龍的條約。”申行時充滿自信的說道。
各家的族長對申行時所說的方法無法理解其邏輯,不禁麵麵相覷。
“我們光複軍建立政權,在地位上就和滿清朝廷平等了。這就好比把我們光複軍和滿清朝廷看作是兩家人,這愛新覺羅一家也可能拿別人家的土地去送人,就是走遍天下也沒這個道理呀!”申行時進一步解釋道,如此淺顯的道理大家都算是聽明白了,一些人麵帶喜色。
“那英國人會和我們講道理?”另一些人仍然心存疑慮,覺得事情沒這麼容易解決。
“英國人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就和我們講道理。”十九世紀的老百姓相對於都是七十後八十後甚至九十後的幸存者來說,純樸得如同白紙一般,這讓覺得政治思想工作很難開展的申行時如魚得水,很容易就把握住他們的思想動態,並加以引導。“大家都是各門各戶的當家人,有些道理想必都明白。兩家人要平等對話,那必須是實力相當的。實力懸殊的兩家人要想平等對話,就得靠實力強大的一家發善心了。不過英國人顯然不是什麼善人,十八年前的事大家都是親眼看見的,滿清軍隊**不堪,被英國人逮住一頓痛揍。打完之後又賠銀子又割地,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我們要和英國人平起平坐,就必須把他們打痛打怕,這樣他們就會老老實實坐下來和我們談了。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我們也可以打敗英國人?”也難怪這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十八年前號稱雄兵百萬的大清國被兩萬英**隊三兩下就打得一敗塗地,英國兵在普通老百姓眼裏已經是如同妖魔鬼怪一樣的存在。
“關於這點大家盡可以放心。”看過杜拉裏拍攝的戰鬥場麵之後,申行時就已經信心十足,陸戰英國人根本不是幸存者的對手,戰鬥就是單方麵的屠殺。同時也暗叫可惜,早知道就帶一台投影機來了,讓這些土包子看看“戰爭大片”,也可以鞏固他們的信心。“上午的戰鬥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我光複軍三十人對陣英軍七十多人,大獲全勝!打死英軍三十多人,其餘全部被俘,而我軍無一傷亡。英國人仗著武器先進打敗了大清國,我光複軍武器比他們更先進,照樣能把他們揍得滿地找牙。”
申行時充滿自信的語言感染了大家,大家也不覺得英國人有那麼可怕了。趙元初又問道:“將軍,不知道下麵的事有什麼需要我們效力的?其他圍村我不敢說,我們吉祥圍一定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看到趙家表了忠心,其他的族長也不甘落後,紛紛表示要緊緊追隨光複軍。
馬當歸對申行時今天的表現很滿意,政治委員就是要能忽悠住人;同時對各村圍的表現也很滿意,隻要他們上了光複軍的船,那就隻有跟著走下去了。於是他趁著大家情緒高脹的時候提出征兵的要求,其實這才是今天談話的重點。
聽到馬當歸的要求,雖然大家都猜到會有這麼一出,但事到臨頭又猶豫了起來。最後還是羅尚方、趙元初首先站出來響應號召,其他的族長才隨大流表示會支持征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