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回 另一場交涉(1 / 2)

就在張浩天與戴維斯交涉的同時,馬當歸和申行時也正和另一群人在進行交涉,這群人就是安昌圍以及九龍地區其他圍村的當家人。

安昌圍的堂屋大廳內,密密麻麻坐著十來號人,隱隱分成兩方。大廳正中的八仙桌旁坐著四個人,一邊就馬當歸和申行時兩個人,另一邊就是以羅家族長羅尚方和附近趙家的族長趙世才,其餘的圍坐在四周的是九龍城一帶各家的族長。

上午英國人來興師問罪的時候,羅族長就暗中派了人去向附近的各家求援,而各家也本著守望相助的原則,派遣了三五十人不等的隊伍前來助陣。不過等他們趕到的時候,光複軍已經結束了戰鬥。後來陸陸續續來了四五百號丁壯,大多拿著大刀長矛、鋤頭扁擔一類的冷兵器,抬槍鳥銃十分稀少,大炮基本沒有,隻有趙家帶來了兩門竹節炮。以馬當歸的估計,如果不是光複軍的及時介入,這些村民就算能擊退英國人,也必定死傷慘重。

羅家族長羅尚方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上午的衝突中羅家死傷二十條人命確實給他造成了極大的打擊,一下子多了二十家孤兒寡婦,讓老人心力焦脆,羅貴和的話倒不算假話。馬當歸的話,羅貴和都有一句不漏的傳達給了羅族長,於是羅族長才邀請馬當歸和申行時進圍來商談,有什麼要求也好當麵鑼對麵鼓的說清楚。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在和英國人對抗這段時間,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申行時盡量用通俗的語言向大家宣揚光複軍的政策。“大家和英國人已經做了十多年的鄰居了,他們什麼德行,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蠻不講理、欺弱怕硬的貨色。這件事本來就是他們有錯在先,不僅不賠罪還肆意殺害無辜的村民,我們光複軍一定會給大家主持公道。這不僅僅是羅家的事,也是我們九龍城、新an縣、廣州府以至整個廣東省所有中國人的事。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同仇敵愾,不管什麼英國人、法國人,統統都會被我們打敗。”

等申行時坐下以後,羅老族長才站了起來,他先向光複軍見義勇為的行為表示了感謝,更表示羅家上下願意接受光複軍的指揮,共同抗擊英國人的進犯。老族長已經想明白了,羅家已經到了生死關頭,如果一步走錯就可能是滅頂之災。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抱緊光複軍的大腿,根據族人的講述以及事後的觀察,光複軍比那英國佬厲害十倍,隻要跟緊他們,不但家庭能得以保全,說不定光複軍日後得了天下,羅家還能混個從龍之臣的前程。雖說造反是個凶險萬分,禍福難料的事,隻是現在的情形已容不得羅家猶豫,光複軍這條船是必須上的。

對於羅家的識時務,馬當歸給予了高度的表揚。“羅族長深明大義,願率族人加入國家**、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中來,正是在坐各位的表率。我們光複軍希望大家以羅族長為榜樣,做一個勇敢的中國人,和妄圖壓迫我們、奴役我們的人和勢力鬥爭到底。不管這些人和勢力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隻要我們萬眾一心,就一定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馬當歸說得慷慨激昂,周圍卻反應平平。見慣了英國人的村民們,倒沒有對光複軍的西式打扮產生反感,隻是馬當歸想憑兩三句話就讓他們跟著一條路走到黑,就是太一廂情願了。周圍這些族長聽了馬當歸的話後都議論紛紛,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響應他的號召。畢竟把全族的身家性命全綁在光複軍的戰車上,這是需要莫大有勇氣的,當然,走投無路的羅家另當別論。

看到場麵過於冷清,申行時也開始循循善誘。“我們明白大家都有顧慮,畢竟大家都是有家有業之人,不到萬不得以都不願過上提心吊膽的日子。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大家不起來反抗就可能活不下去的地步了。”看到有些人臉上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申行時隻能暗自感歎。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都還沒有形成近代民族國家的觀點,在他們眼裏隻有家族,國家是皇帝的,和他們沒有關係。如果不是英國人欺負到頭上來了,他們一定不會起來反抗侵略者。真正全民族的覺醒,還要等到抗日戰爭了。申行時現在的工作,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國家民族的概念,讓他們明白他們和國家的利益是一體的。“可能有人認為我是危言聳聽,但是我要說這樣想的人隻是井底之蛙,隻能看到自己村子那麼大塊地方。大家可能都知道,廣州城已經被英法聯軍占了,總督葉名琛也被英國人擄到天竺去了,巡撫柏貴更是充任偽職當了洋人的走狗。當然,廣州離這裏上百裏,好象和大家沒有關係。那我再說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英法聯軍的主力已經北上了,而且已經正式和滿清朝廷開戰了。根據最新消息,大沽口已經被攻陷,清軍戰敗也隻是時間問題了。到時候英國人一定會提出割地賠款的要求。賠款就不去說他了,反正到時候是要全國的老百姓掏錢的。現在新an縣已經在我光複軍治下,滿清朝廷已經管不到這裏了,在坐諸位反倒可以不用掏錢。可是這割地就可能和大家息息相關了。你們想呀!英國人既然占了香港島,下一步肯定是想往岸上發展,肯定要占我們腳下之片九龍半島,這樣就可以獨霸港九這片海灣,並以此為根基一點點侵占更多我們的土地。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雖然按照原來的曆史,割讓九龍半島是兩年後簽訂《北京條約》的事了,但並不妨礙申行時利用這件事給大家製造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