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雙方都在無聲的進行備戰,隻是一邊是惶惶不安,一邊是信心十足。光複軍在村民的協助下,在離海灘五百公尺的地方挖掘了兩道戰壕,還修築了兩個機槍暗堡。馬當歸有信心在現有的條件下讓英國人不能越雷池一步。
中午時分,援軍也準時趕到了。一共兩個排的兵力,還帶來了兩門迫擊炮。之所以來得這麼快,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翻山越嶺,而是選擇了更符合華南地理條件的方式,從水路坐船來的。
來到新時空後,因為要麵對眾多的敵人,清軍、英國人、法國人、海盜,以及未來需要麵對的太平軍、湘軍、淮軍、日本人,光有陸軍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光複軍在擁有十二個排的常備陸軍的同時,開始發展自己的海軍。這次運送援軍的就是光複軍海軍的主力艦艇——“香蜜湖號”登陸炮艇。這是一艘由國產271Ⅲ型玉連級登陸艇改造的,集登陸、運輸、巡邏、近海防禦於一體的多功能艦艇。在原時空的1966年,在研製067、068小型登陸艇的基礎上,解放軍陸軍提出設計、建造具有100噸裝載量,能在Ⅱ類航區(六級風浪海區)航行的通用登陸艇,代號271型。該艇任務使命是:平時執行後勤運輸任務,為部隊運送各種物資、裝備和對**頭的島嶼實施淡水補給;在近海登陸作戰中,運送步兵、坦克、火炮、車輛在灘頭直接登陸。
1968年8月首製艇在青島造船廠開工,1970年6月建成。9月在青島進行測試,發現性能不夠理想,接著又進行了改進。1971年完成271Ⅱ型設計,1972年12月在青島造船廠開工,1975年9月下水,11月30日交船。1976年該艇進行登陸、退灘試驗,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1978年通過鑒定後,進行批量建造。271Ⅱ型長54。0米,寬9。2米,吃水1.7米,空載排水量400噸,正常排水量507噸,載運量100噸,超載量150噸。可攜帶3輛中型坦克或7輛載重卡車,或300名全副武裝士兵。主機為兩台6300ZC柴油機,功率2x600馬力,最高航速13節,續航力1000海裏/10節,自持力20天,艇員36人。自衛武器為69式海14。5毫米雙管機槍4挺。
1985年設計了271Ⅲ型登陸艇,1987年3月長沙船舶廠開工首艇,1989年12月交付使用。該艇的改進與從074到079小型登陸艦的進化類似,即從平板艙門改為V型對開式艙門,噸位有所增加。該型登陸艦長58。4米,艦寬10。4米,吃水2。28米,正常排水量613。7噸,滿載排水量634噸;主機為2台MAN8L20/27柴油機,2X600馬力,航速16節,續航力1000海裏;抗風力8級,自持力15天,艦員25人,自衛武器配有61式25毫米雙管火炮1門,14。5毫米雙管高射機槍2挺。自衛武器包括有四座雙聯14.5毫米重機槍,安裝位置與079型上的四座機炮位置相同。艇上裝有先進導航設備。
271Ⅲ型玉連級登陸艇運載量150噸,可裝載1個59型中型坦克排(3輛)及1個步兵加強排(70人);或2個62型輕坦克排(7輛);或2個63型水陸坦克排(6輛)。271係列登陸艇裝載量大、航程遠、抗風浪能力強,是目前中國陸軍船艇部隊後勤運輸任務的主力裝備,在島嶼施工、建設和後勤保障方麵作出了貢獻,尤其是271艇能向島嶼補給淡水,這給守島部隊的生活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艘舷號為0755的271Ⅲ型玉連級登陸艇是一艘退役的艦艇,被深圳寶an區的一家艦艇俱樂部收購,做為海軍發燒友出海舉行活動的工具。當然,現在它已經成了光複軍的財產。原來艦艇上的武器全都被拆除了,不過動力設備還保養得十分完好,跑上15節完全沒有問題。登陸艇前甲板原來安裝61式25mm雙管火炮的地方現在安放著一門55式37mm高射炮,也就是物資收集隊從氣象台找到的兩門一的一門。炮架的四個輪子都已拆除,然後被用電焊固定在前甲板上。炮架前方用10mm的鋼板做成一麵護盾,不過也隻能擋擋鉛彈。六名隻訓練了五天的炮手操縱著炮口,密切的維多利亞灣的海麵,準備隨時教訓冒頭的英國人。雖然沒有真正的炮彈,相信高爆催雨彈也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映象,而榴彈866米/秒,穿甲彈868米/秒的初速,320-360發/分的射速,3500米的有效斜距,8500M的最大射程會讓英國人所有的艦炮都隻能望洋興歎。原來的兩個機槍位重新安裝了兩挺89式12。7mm高平兩用機槍,這才是登陸炮艇目前主要的武器。89式高平兩用機槍的槍身長1640mm,有效射程1500米,理論射速450~600發/分,對付無裝甲防護的軟目標是無堅不摧。現代化的自動武器加上高航速、英**艦無法比擬的吃水深度,讓“香蜜湖號”即使麵對千噸級的蒸汽風帆戰艦或純風帆戰艦也有一戰之力——大口徑機槍和機炮可以無視橡木船身的防護力。在這一點上,第一次鴉片戰爭使用石彈的清軍火炮就做不到,“彈如雨下”也末能傷及英軍軍艦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