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回 對峙(2 / 2)

這個時候香港已沒有多少英國人,而且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關係,大批軍隊和軍艦都調走了。維多利亞灣裏隻的幾艘商船,還是沒有武裝的木製帆船,中環天星碼頭也要等到1890年才開始運營,所以現在隻有幾座木製棧橋。從東向西掃視一遍,西環、上環、中環、灣仔、銅鑼灣和天後等後世繁華地段現在連影子都看不出來,除了幾座英國人的建築比較漂亮以外,中國人的房子大多是破破爛爛的茅屋,磚瓦房很少,大宅院幾乎沒有,連新安縣都比不上。

九龍這邊,因為《北京條約》還要等到兩年後,所以右手方的昂船洲還沒有和九龍一起割讓給英國人,現在還是個荒島,要到了1890年,該島才會被列為軍事用地,1905年正式成為海軍基地。而附近的尖東、尖沙嘴、佐敦、油麻地和紅磡也隻是幾個小村子。

“聖約翰座堂,那不是在中銀大廈附近?”杜拉裏從後麵爬了上來,拿著一台DV對著香港島持續拍攝,一邊拍一邊發表自己的見解。

“是呀!不過還要等到1989年,如果你可以再活上140年就可以看到了。”韓嘉朗沒有回頭,隨口和他開了個玩笑。“可惜現在貝聿銘先生的祖父都還沒出生!”

“軍營裏好象隻有兩百人,是黃種人,腰裏別的廓爾喀刀,應該是廓爾喀兵。那個炮台上就四門前裝炮。如果我們有船,隻要一個連就能把香港給占了。”自詡半個軍事家的杜副部長又開始發表他的高論。

“占領了又有什麼用?我們連前裝炮都沒有,怎麼守得住?用迫擊炮和軍艦對轟?”這時,馬當歸和張磐也趕了過來,馬當歸接過了話頭。“就我們那點人,守住現在的地盤都很吃力,現在已經和約翰牛起衝突了,怎麼還敢去挑戰西方人的殖民主義秩序?那不是要和歐美列強全部對抗?還有,你以為廓爾喀人就是好欺負的?戈戈裏彎刀砍人還是很鋒利的!”說完他收起從韓嘉朗手裏接過望遠鏡,開始仔細觀察英軍的動靜,並喃喃自語。“要搶在《北京條約》簽署前控製住這個地方,隻要脫離了清政府的管轄,清廷與英國人簽定的割讓九龍半島的協議我們就可以不與承認,也就能把英國佬限製在香港島上。”

“為什麼不幹脆打跑英國人?”肌肉男張磐的大腦裏也全是肌肉,“就算我們守不住,也不能便宜了英國人。”

“我們現在還沒有和英國人打一場全麵戰爭的實力,所以隻能把事態控製在局部衝突的範圍之內。這打仗也隻能是點到為止,隻能是打痛他們,而不是全殲他們。隻要我們不占領香港島,這件事就還有回旋的餘地,不然英國人一定會不死不休的。也不會引起其他列強的警惕。”從衝突結束之後,馬當歸一直在考慮這方麵的問題。剛才那些話已經在他的腦子裏衡量一陣了,現在說出來既是為安撫軍心。畢竟與這個時空的世界第一強國日不落帝國開戰,是一件吉凶難測的大事;同時也是想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大家。馬當歸可以想象管委會一定會為這次衝突對他提出質詢,現在他需要拉攏同盟軍。

對岸的英軍此時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不過在情況未明的時候,查爾斯·斯托賓齊將軍也不敢輕舉妄動。在將軍的字典裏,要擊敗一個連的英國陸軍,起碼要一個營的同等裝備的歐洲軍隊。如果是中**隊,就是再多都沒有用,一陣排槍再加上刺刀衝鋒就能把他們打垮。可是根據逃回來的士兵報告,敵人的人數並不多,但火力十分強大。雙方隻正麵交火一次,英軍就被打垮了。逃回來的士兵如果不是因為守在船邊,又見機的快的話,說不得也逃脫不了被俘的命運。剛開始將軍以為聽到的是天方夜譚,但隨後發生的事讓他明白這是活生生的事實。除了剛才那幾名士兵,就再也沒有士兵回來了,看來他們不是戰死就是被俘了。接著哨兵報告,對岸出現大批中國人在挖掘壕溝,看樣子是要做戰爭的準備。將軍連忙命令全軍一級戰備,軍營裏的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也上了炮台,各種武器彈藥被抬出了倉庫。與此同時,將軍還不忘讓人通知島上的英國平民來軍營避難,一時間維多利亞灣兩岸全都是雞飛狗跳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