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但工地還是一樣的機器轟鳴,一盞盞大功率的碘鎢燈發出剌眼的光芒,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一頂大帳篷裏,三台吊扇嗡嗡的轉著,管委會擴大會議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首先,申行時就占領接收新an縣城的行動做了簡短的工作總結報告。總體來說,這次行動的支付產出率是讓人滿意的,整個行動唯一算得上消耗的隻有幾公升汽油和十幾發子彈,而得到的是一縣的人力資源,這對急需快速發展的穿越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黃凡丁也代表管委會對軍事單位作出了表揚,並希望廣大指戰員“發揚我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為穿越者在新時空重光中華的偉大事業再立新功。”
接著發言的是在原時空負責收集物質的李尚龍。李尚龍現年三十多歲,原來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主管,平時喜歡看一些策略類的書籍,自認為還是有幾分戰略眼光。現在自薦做為部隊的參謀長,也掛著少校的軍銜。“結止到今天,本周我們一共收集到四百多噸水泥,還有預製板、地磚、紅磚等大批建材。基本上整個寶an區、南san區、福tian區的建築工地都被我們搬運一空了,後麵我們準備擴大搜集範圍,不僅包括深圳全市,還要向東莞、珠海、香港等地拓展。”李尚龍翻了翻手上的材料,“除此之外,我們還收集到大批生活物資和藥品,數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按照計算,這些東西足夠我們所有人使用三年。”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李尚龍的話算是給大家吃了定心丸,於是大家都自發的鼓起掌來。
等掌聲平息後,李尚龍接著說道:“在搜集物資的過程中,我們還營救了十五名幸存者。”能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末日生存下來的,無論智力還是體能無一不是強者,而且現在生存資源沒有什麼壓力,而具備現代知識的人力資源就顯得寶貴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複興大業就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於是掌聲再次響起。
“武器呢?你們收集到多少武器?”物資的豐收並沒有讓所有人都滿足,有人問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問話的是一個二十**歲的女青年,柳眉星眸,隆鼻厚唇,烏黑的長發在腦後束成了一條直到腰間的辮子,黑色的小背心突顯出豐滿的胸部,迷彩軍褲、高幫叢林戰鬥靴,加上腰帶上掛著的兩把手槍以及一柄紅色鯊魚皮鞘的太刀,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一個大家熟悉的銀幕形象。女青年有一個讓人蛋疼的名字:南仁,大災變以前是一家女子會所的健身教練,兼職教授防身術和劍道,在安全區裏的女性中武力值排第一。就算加上男性,也排在前十,安全區裏所有女戰士都歸她管。
不管在原時空麵對變異人,還是在新時空麵對清政府、歐美列強,武器才是安全的信心和保障。幾位軍事主官其實也很關心這個問題,現在既然有人提出來了,馬當歸也提出了一直擔心的問題。部隊現在的主戰武器是56式槍械,也有小部分的81式槍族,考慮到戰鬥強度,81式槍族裝備給了原時空的物資搜集分隊。而在新時空執行任務的部隊,則裝備的是56式槍械,重武器很少,隻有兩挺57式重機槍,兩挺67式通用機槍,六門60毫米迫擊炮,子彈炮彈還比較充足,就是武器的數量太少了點,如果遇上英國人的軍艦,哪怕是木製帆船也沒有還手之力。而且今後還要在新時空發展軍隊,沒有槍總不能還讓士兵去耍大刀長矛吧?!就是使用黑火藥的燧發槍都是不能接受的,穿越者中沒有“排隊槍斃黨”。
而現在穿越者所持有的武器,在人手一支後略有富餘。但軍事委員會不打算給主要由新時空土著組成的部隊裝備這些武器,先不說自動武器、半自動武器的維護保養問題,就是它消耗彈藥的速度也不是穿越者能承受住的。管委會認為栓動式彈倉步槍才是最好的選擇,可惜這些老古董隻在各處民兵倉庫發現了一些,而且型號各式各樣,口徑大小不一,無法做為製式裝備。
對馬當歸的問題,李尚龍早有準備。他對自己的副手一名上尉吩咐了幾句,後者立刻出了帳篷,不一會兒就和一名士兵抬著一個木箱回來了。木箱有一米多長,被放在帳篷中間的桌子上,李尚龍微笑著打開箱子,從裏麵拿出一支步槍。這是一支老式的栓動步槍,保養得還不錯,槍管在燈光的映照下發出幽藍色的光澤,木製槍身因為長期的撫摸已經開始發黑,槍口右側倒折著一把三棱刺刀,雪亮的刀身發出滲人的寒光。李尚龍左手持槍,右手拉動槍栓,清脆的聲音聽不到一點阻澀。
馬當歸站起身,從李尚龍手中接過步槍,也試了試槍栓,又看了看標尺,試著瞄準了一下,還把刺刀打開看了看,最後才把槍遞給旁邊躍躍欲試的申行時。然後問道:“這個應該是53式步槍吧?”
“對,這就是建國後解放軍裝備的第一款製式——步槍53式步槍。”李尚龍答道,隨後開始普及槍械知識。“53式7。62毫米步騎槍是仿製前蘇聯1944年式騎槍,是我軍裝備的第一種製式步槍。該槍是槍機直動、回轉閉鎖的手動單發射擊步槍。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僅僅槍械裝備的種類就幾十種,製式化非常迫切。但由於當時兵工政策失誤沒有做到這一點。到朝鮮戰爭爆發時,才發現參戰部隊的武器五花八門,每個軍光步槍就將近十種,於是在部隊入朝前後,緊急跟蘇聯簽訂了購買36個步兵師輕武器的協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槍。除了進口蘇聯輕武器,這時國內兵工廠也開始仿製蘇聯槍械,此時蘇聯正在把撤裝莫辛-納甘步槍,於是就把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的生產工具和技術資料賣給中國,在中國定型為1953式步騎槍,在1954年開始裝備部隊,其價格約為進口蘇聯槍支的一半。53式的生產在1960年被停止,部隊也開始撤換成更新式的武器,但有許多53式在60年代期間支援給越南。53式騎槍M1944有所不同,53式的準星座比M1944的要寬,刺刀座也與M1944有所不同。槍的口徑為7。62毫米,加刺刀全長1020毫米,槍管長520毫米,全重3。92千克,初速820米/秒,有效射程:400米,彈匣容量5發。”